《六》「遙想公瑾當年」(上)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引人入勝處,情節之佳,尤在其次;對歷史人物的刻劃,才是最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孔明的智絕,曹孟德的奸絕和關雲長的義絕,最令人讚嘆。諸葛亮躬耕南陽,未出山有隆中對策,既出山而終使劉備成帝業,是過人之智者,恐爭論不多。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破袁紹,擒呂市,統一北方,計謀卓絕,號其奸雄,議者亦不多。惟獨關羽之功罪,說者不一。只舉其拒親孫權,出言不遜,使吳蜀聯盟,北拒曹操的整盤計劃打亂,是不足言政的,而終敗走麥城,為呂蒙擒殺,尤類莽夫。不過,關羽能敝屣尊榮,一生事劉,不無可取。但三國演義過譽太多了。
三國演義過譽關羽,是雲長之幸。但對周公瑾過份之謗,千古以來,使周郎含冤莫白,算是不幸之尤了。演義把周公瑾寫成胸襟狹隘,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小人。
其實,揆諸史實,周郎不但不是侷促小人。他是個氣度恢宏,文武兼資,而且態度瀟灑,長相英俊的英雄人物。東吳俊傑:一為孫策,夫人大喬;一為周瑜,夫人小喬。孫策早喪,周瑜變成東吳的擎天一柱了。及劉蜀崛起,諸葛亮居功最偉。蜀、吳成犄角之勢,彼此支援,遂有「一時瑜亮」,可知周瑜在時人的地位,是怎樣令人景仰的了。
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北宋距三國時代又比我們近了一步。東坡寫公瑾那種雄姿英發,心儀不已的筆調,那裡會是個小人呢?「羽扇綸巾」這句話,許多人以為是寫諸葛亮,其實並不盡然,周公瑾文武兼資,是個儒將,而且風度翩翩?在其談笑用兵中,也極可能是「羽扇綸巾」,而且赤壁之戰,孫吳是主力,所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應該是指周瑜的「談笑間」,而使曹盂德八十萬大軍灰飛煙滅,似乎更接近史實。
三國演義冤枉了周郎,可是國劇舞臺上的公瑾,確是雄姿英發。如果演得像個莽將軍,或是小人物,那就不是周郎了,觀眾會喝倒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