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拆毀之物只為申怨毒?

 

2005-2007年

香港政府拒絕保存尖沙咀碼頭的大鐘樓,不管民眾的靜坐請願,竟夤夜吊走了。一說已毀去,另說尚放在一隱蔽處,但由於遷離,當中切成兩邊;落點何處,已不可考。就算將來出現,恐怕不復舊觀,難成全璧了!

與此同時,蘇東坡故居一座頗為壯觀的門樓,因為當地要開闢道路,以配合地區的發展,亦竟拆毀了。當地官員對民眾說:這有甚麼關係,將來可以模仿重建一座。這一位代表當地政府的發言人,對歷史文物的認識,真可謂到了無知的地步。真品和贗品如果沒有分別,拍賣行就不需要專家鑑定了。去年有一件雍正年間的官窰真品,價值近億,如果是仿品恐怕一文不值。臺灣還未經濟發展的時代,從大陸運來的文物,找不到像樣的地方展覽這些國寶。被美國一個博物館知道,他們願意建一座博物館,來交換那一棵不到一呎長的玉質白菜;但被國府拒絕了。所以臺北的「故宮博物館」,要等十年以後才興建起來。這是該館館長秦孝儀親口說的事,他沒有說謊的必要。

本市中文第一電臺,曾經報道港府拆除大鐘樓,並讓觀眾回應發表意見;也竟有人說:應該拆除這殖民地可恥的標幟。這樣說來,曾蔭權現居的總督府就應拆除,而曾的遷入,還不證明他是港英餘孽嗎?以此類推,則長城、天安門、故宮、皇陵等都是封建遺物,何不一一拆毀呢?則所謂歷史、文化大國,我們又拿甚麼作具體的證明?我曾在本欄寫過「文化古國傷心事」,痛陳國人不重視歷史文物。「但知毀廓以申怨毒,而不悟已成之結構,皆為國寶。」如果你遊過羅馬,看到殘破的「鬥獸場」、黑麻麻的磚鋪的街道,意大利人仍這樣用心的保存;而我們的長安、洛陽、汴京的金壁輝煌的宮殿早已湮沒了!能不感歎嗎?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