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鳳清於老鳯聲
 
(安省婦女聯誼會成立九週年演出序)
安省華人婦女聯誼會,以成立九週年紀慶,邀請香港雛鳳鳴劇團演出,該團蜚聲藝壇,五年前曾蒞本市表演,亦飲譽而歸。此次崔護重來,而顧曲周郎尚在。「我看青山多嫵媚,願青山看我亦如是。」我們對遠道而來的藝人,獻藝外地以娛僑胞,傳大漢之聲於異域,是值得我們敬佩與關注的。
雛鳳鳴劇團臺柱師承任、白。任白成名於五十年代,惟享盛譽則須候「帝女花」演出之後,惜編劇者唐滌生氏享年不永,任、白旋即掛靴,傳藝雛鳳諸徒,亦享大名,老鳳應老懷安慰吧。
粵劇雖是一個地方戲種,然堪與國劇匹敵的,粵劇應算首位。這話是有根據的,容以後專文詳述。我們應以粵劇的成就為榮,任何一種藝術都要人們去愛護、欣賞和支持的。像園裡的花朵一樣,需要溫暖的陽光和供給支持的養料,它才欣欣向榮,芬芳馥郁。
國劇能享盛譽,歷久不衰,除了藝員本身的努力以外,觀眾的支持鼓勵是一個決定的因素。齊如山,羅癭公都是從顧曲周郎的座上客,走出來支持和指導梅蘭芳、程硯秋的,終使他們成為一代宗師,沒有齊如山就沒有梅蘭芳,沒有羅癭公就沒有程硯秋。也間接幫助了國劇的推廣和發展,使其普及全國,並飲譽於世界。
國劇原稱京劇,因為始於當時帝都北京,京劇原來也從地方戲種開始,叫做皮黃,即合西皮二黃而成。是崑曲和越曲的結合。這兩個地方戲種的藝人到北京表演,得到觀眾和帝王、貴族們的喜愛,以後定居下來,並作長久演出,彼此觀摩揉合,發展成為京劇,備受國人的愛戴,可算得上國粹,所以又稱做國劇。
國劇的劇目雖然也不少,但比起粵劇就少得多。腳色也分得細嚴,藝員們在一定的原則下比真功夫,少有取巧的餘地,這種認真的態度,一般來說,是勝於粵劇界的。
然而,粵劇界終於出現有識之士,不再濫做,不再把觀眾當成羊牯,認真去求曲藝和臺風的配合,求戲劇的整體表演,不再橫七豎八的亂「爆肚」,認真在劇情、舞臺氣氛求配合。這些嚴肅態度,一洗觀眾耳目,就是從仙鳳鳴劇團開始,我想:將來整理粵劇發展史的人,一定會記這筆帳。
雛鳳鳴得仙鳳鳴的衣砵真傳,其演出的認真,是教人喝彩的。藝術家沒有認真表演的良心,就不能為藝術家,即使他成了名,失了認真表演的良心,他自己會在藝壇上除名,這不可不慎的。然而,我不擔心雛鳳鳴認真的演出。要祝望他們在表演的藝術上,終能超邁師承,並開創自己的藝術天地。一個成功的,要佔歷史一席的藝術家,不論古今中外,都有自己的藝術面目。雛鳳鳴的臺柱如龍劍笙、梅雪詩,都有超越任、白的條件。一個好的傳人,不是守住門戶,是要光大和發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