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擅於意象的表達
 
2005-2007年
中國詩對意象的描寫,高手使人意會神領。《星島晚報》老主編胡爵坤先生 最能體會。常常把一些佳句當面背出,我也把它紀錄下來。我們茶敘,他背我記是常有的事:「邇來一病輕似燕,扶上雕鞍馬不知。」一個病後體重大減的人,說了一大堆形容詞,還不如這兩句神妙。如說一個人豁達,既不懼死,還想少妻加把勁 早促其死。又有兩句:「我亦輕舟將出世,煩君為作掛帆人。」這個詩人不寫「去世」而寫「出世」已是一妙。隱喻世為「苦海」,以「輕舟」而出,形容其便捷。這還不算,希望(煩君)老婆在輕舟掛上帆來,好趁風便,快一些送他一程,早日脫離苦海。其中深意包括甚麼?讀者想像的空間可大了,這就是意會不可言傳了。
黃仲則句:「玉鈎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自此聲。」玉鈎是作鈎起繡帷的,「初放」是第一次放下的;釵是新婦簪髮用的,也首次墮下了。這是隱喻新婚的初夜事。初放初墮的聲響過以後,會發生甚麼事?就是下句言外之意了;真教人遐想,莞爾難詮了。
胡翁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其愁苦可知。但是「愁腸已斷無由醉。」腸已斷了,怎樣醉呢?醉中還可以不知愁苦;無法(由)醉,連忘卻一時愁苦都不可得就更慘了。這種想像,真也虧得詩人想出來。
曹雪芹寫黛玉的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今朝的春盡花落,儂尚在而葬之,儂老如花落之日,誰會葬我?道盡黛玉飄零無告的身世。誰能比這四句詩更能表達?所以有時不免想,似夫子論道的文字多了,談些屬性靈的詩,和讀者一同享受,真也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