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加拿大種族歧視的本質和表現(2014-04-14)

 

前言與按語 近月加拿大聯邦移民局無預警把投資移民一刀切斷;本來法律不溯既往,例應已申請的應予保留,依法取捨。這項移民原定的配額,大比例為中國大陸地區申請者所佔。移民局沒有正式說詞,只敷衍說可向個別省份去申請,這比聯邦的條件更寬鬆雲。這顯然卸責的說詞;並隱約的透露;中國大陸的投資移民,得到核准前來,很多放下妻兒,主要負責的投資者卻又回去,甚至未完成履行投資移民的責任。然這是加拿大移民條例的漏洞,大可以從速立法補救,從嚴審核申請者;也不能武斷新的投資移民必如以前的不履行責任!申請者的費用又高,等候長時間等導致的損失,不是常說國際公義的加拿大政府所為!這大批中國投資移民要集體向加政府訴訟;不能說沒有法理。中國外交部的配合是應該的;加拿大移民局會這樣對待英、美、法的投資移民申請者?如果說沒有歧視,能說服人嗎?

友人林達敏君寫了一篇專文《加拿大種族歧視的本質和表現》,正好對上述事件甚至所有的歷史事件,如向中國人入境徵收人頭稅、四三苛例、禁止中國婦女入境等莫不是從種族歧視的本質產生。林君早年留學加拿大,是緬尼吐巴大學文學士,後入美國普金斯大學得經濟及政治碩士;曾任加拿大講師、移民官的高級教官、聯邦教育顧問等職。他還在僑社發起華裔參政;組織了《華裔參政聯盟》,推動華裔加人進入各級議會;維護族裔的權益。我信賴他的識見,對這樣具體的題目,加上以他在加拿大的經歷來陳述;對瞭解加拿大潛存的歧視,應不作第二人想。以下是林達敏的專欄,原文稍長,惟使讀者窺全豹,不事刪減照錄:

一、起因 戴培康牧師是加拿大長老會1000白人牧師中唯一來自中國大陸。他牧養唯一中國大陸群體的教會。他認為16年來,長老會拒絕接受他和他牧養的教會。他控訴加拿大長老會總會種族歧視。三個法官在安省高等法院會審,一致拒絕他的訴訟。

加拿大不承認有種族歧視,態度就好像做愛一樣:人人都做,但沒有人肯承認。如果有人要把問題公開討論,眾人避之唯恐不及。請不要給「加拿大沒有種族歧視」的神話欺騙或麻醉。加拿大有大約二百個族裔,每個族裔或多或少都有些種族歧視,但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是把每個族裔的人數加以限制,使它們沒有政治和經濟力量,故此種族歧視在他們手中,無法造成任何傷害。華裔也有種族歧視,如叫白人做鬼佬,黑人做黑鬼,南亞人做阿差。叫叫而已,並不能傷害他們,但種族歧視在英裔人手中,就不同了,能夠對其他族裔造成經濟、社會地位、物質和精神上無限的災難。

在政治辭令上,加國是多元文化國家,實際上這是英裔控制的國家。英裔佔人口35%,在私人和政府機構裡,越是高層,英裔越多。所以談加拿大的種族歧視,要側重於英裔。英國這個國家,地小人多。自五百年前伊莉沙白一世起,就以向外殖民為國策,並且掠奪世界各地的資源,以供己用,再在英國加工成製成品,外銷賺取暴利而養活自家國民。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這使它產生了強大的力量。在它鼎盛時期,號稱「日不落之帝國」。如果有一個民族,幾乎征服了全世界,這個民族就是英國人。現在英國已經沒落,但是英國文化仍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化,世界的財富,仍是掌握在英裔人的手上。這樣的民族,很自然的就會自視甚高,具強烈的優越感,並歧視別的民族。

英裔人創立了加拿大,立國的政策,自始即是維持高水準的生活質素,以吸引移民。因此加拿大人沒有必要去瞭解別的國家,除了美國。對別的國家、民族,皆沒有興趣,造成普遍的不瞭解和歧視。還有很有趣的原因。世界地圖的繪製,是把一個球體投射到一個平面上。在投射過程中,在平面圖上,北面受到扭曲,顯得特別大,引發人錯覺,高估了加拿大在國際上的力量,還幼稚的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想來加拿大。

二、 社交歧視

加拿大的有色移民和公民,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主要在四方面。社交、居住、就業和婚姻。

有些白人,見到有色人時,沒說什麼,但眼神充滿了仇恨和輕藐。有時兩個白人和一個有色人坐在一起,那兩個白人只顧自己談話,不理那有色人。白人一句接一句,當那有色人不存在。有色人連插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

有英國女士,移民到加拿大,執業律師。結婚時邀請了我,全部賓客中只有我不是白人。婚禮在教堂舉行。那天我早到。教堂有一列列的長凳。我就坐在近前面一張長凳的中間,以方便賓客可以從兩邊進入坐下。帶位的人見我是中國人,都把賓客帶到別的長凳去。結果全教堂坐滿了人,但在近前一張長凳空空的,只在中間坐了一個中國人,那就是我。真可謂一道奇特景觀,惜乎我當時沒有拍照留念。

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數十年來,世界上的種族問題,已有巨大的改變,而且進程還未有完結。西方國家橫掃全球的法寶:侵略性極強的民族性、有效率的政府、對工作的認真、貿易、科學、醫藥,已經透過殖民統治傳播到亞洲和非洲國家,產生了新的觀念、新的理想、新的政治面貌。西方國家面臨太平洋的挑戰,也就是中國、韓國、日本和東南亞。也開始面臨印度洋的挑戰,就是印度、南亞和印度洋周圍的回教國家。世界的財富也由英裔人的手中,開始流向中國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西方國家已瞭解到種族歧視的「不仁」。他們開明的政治家、宗教領袖和平民,也紛紛參與對種族主義的抗爭。

有朋友是蘇格蘭裔。他說他的祖母終其一生未曾與非白人握過手,講過話。他對此事很不以為然。如果加拿大在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有現在這麼多的中國人和印度人移民而來,必然發生種族暴動。現在很多白人對有色人,都採取接受的態度。但他們有些與有色人在一起的時候,顯得困惑和失措,不知要說什麼話,也不知道如何動作。這不是種族歧視,而是他們缺乏和有色人相處的經歷。

中國人對朋友可親如兄弟。白人與有色人相處,亦可一樣。他們與非白人交友,有時是出於好奇。有時甚至比對自己人還更好。有時他們對一個族裔沒有歧視,但歧視另一族裔。我就有朋友喜歡中國人,但不喜歡印度人。有個朋友喜歡土著印弟安人,但又不喜歡中國人。他們與有色人種做朋友時,認為這人和他有色族裔的其他人不同。個別無歧視是可以,但要對整體都沒有歧視較難。

有些新移民到步後,會結識一些白人家庭,對他們關懷備致,以他們是自己人看待,盡力幫助他們,而且友誼維持數十年不變。我就是與兩個白人家庭,有著這樣的情誼。「一飲永記心,一飯不忘恩」,況且是四十年的提攜和恩情。

三、 居住和就業歧視

宋美齡在美國大學畢業後,乘火車橫渡加拿大,在溫哥華上船回中國,她下榻在溫哥華酒店(Hotel Vancouver),但她不是普通的中國人,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美洲,中國人不能在旅館投宿,除非能說流利英語和衣著光鮮。到了五十年代初期,西溫哥華(West Vancouver)和多倫多古堡區(Casa Loma)還不准中國人居住。目前如果黑人想搬進一個地區或大廈,白人就陸續搬走,物業就下跌,所以有時黑人向大廈問有否空位出租,常得到答案「沒有」。這是造成大量黑人住公屋的原因之一。現在中國人不受到很大的居住歧視,但有些業主不願出租給中國人,嫌其煮飯油煙太多,有時煮中藥發出怪味;我們也應改善。

有色人種,在勞工市場得不到同樣的機會。加拿大在先進國家中排行最尾,落後國家中則排最前。製造業不發達,不需聘用太多工人,也不需要各級的行政人員,所以是難找工作的國家。勞工市場於是產生了保護主義。新移民找工作,常被問「有沒有加拿大經驗」。加拿大似乎是與世隔絕,別的地方的經驗,不適用於加拿大。這是保守的根源,也難免和本質種族歧視沒有關係;難道沒有其他經驗超越加拿大嗎?

在一班畢業生中,成績最好的,往往是中國人和印度人,但他們也是最後才找到工作。白人的解釋是會讀書,不一定會找工作。當顧主要聘人時,如求職者是白人,只要他談吐不俗,樣子不錯,相信可以很快學會,就可聘用。如來者是有色人,那就要用放大鏡再三研究。到了上任時,在工作組裡,學歷最高的,就是有色人。最沒有人會做的事,就推給他做。但同事常在背後攻擊他不會與人相處,其實是白人不願與有色人共事,但把責任推到受害者身上。

等到升級時,不升有色人,藉口是文化不同,有色人不懂得做行政工作。實際的原因,是不願把權力交給有色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華裔科研人才回流臺灣、香港發展,並說道:「他們只要我們做研究工作,可是我們已做了三十年!」華人花大量時間和金錢,去爭取好的學歷,但得不到與白人同樣的回報。擁有英、美名牌大學博士學歷的白人,在加拿大聯邦政府工作,可位至廳長或副部長,但大多華裔只能達到中級無實權的顧問職位。

在職場對華人還有很特別的偏見,就是無論你的英語多好,都會有人都認為你英語不好。我五歲開始學英語,讀英文中學、大學、研究院。去美國讀碩士之前,我考了美國研究生紀錄試(Graduate Record Exam)。考生有80%是美國人。我的英語成績是幾十年來全部考生前面的百分之二十,可見我英語還行。有次我寫了一份報告,上司說:「英語不好,拿去給工作組的英語顧問修改。」英語顧問說:「我實在沒有辦法修改這篇文章。」我把顧問的話對上司說,他就拿起筆來,修改了一些句子。我把報告拿去打字,把打字稿交給英語顧問。打了字,她就分不出那些是上司寫的,那些是我寫的。她把上司寫的字句,全部改了。我的一句都沒改。請問,究竟誰的英語不好?還不是歧視的成見?

就業的歧視,對華裔的打擊最大。但華裔都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站穩,大多數以中級職位退休。假如在自己國家,早可以做高級職員了,但在加拿大特別努力,特別幸運,做到公、私機構的副總裁、處長、廳長、參贊、公使的,也非絕無僅有。應歸於本身的卓越。

四、歧視的嚴重性

婚姻的歧視,嚴格來講,並不是歧視。男人看女人的現在,女人看男人的未來。白人女子,知道有色人的機會,不及白人,所以不願和有色人結婚。這是現實的問題。有時是覺得生活習慣不同,相處會有困難。中國人也有同樣的顧慮。多數異族婚姻,是社會地位低的白人女子,嫁給社會地位高的有色男人;或是年輕漂亮的有色女人,嫁給白種男人。

加拿大的種族歧視,究竟有多嚴重?可說是隱敝性的歧視,並不明顯,比華裔所想像的少,比白人所承認的多。華裔有時把不是種族歧視的事情,也認為是種族歧視。加拿大不承認有種族歧視。他們認為美國有歧視,法國有歧視,但加拿大沒有歧視,這是別人的問題。他們說一個有色人給人不好的對待,因為他自己沒有做好。他們認為加拿大不但沒有種族歧視,而且很慷慨。前總理克理靖(Jean Chretien)在接受北京中央電視臺訪問時說:「我們比慷慨還要慷慨。」(We are more generous than generous),正是反映了這樣的態度。

美國因為12%的人口是黑人,受到世界上的注意。但當一個人在美國受到歧視,他的白人朋友會說:「這是什麼的一回事?怎麼會這樣?他們不對。」加拿大人會說:「沒有這回事罷?你大概是搞錯了!」有些會與你拼命,罵你“A chip on the shoulder”,相當於廣東人的「憎人富貴厭人貧」。不承認就不需要改進,所以加拿大的種族歧視比美國嚴重,也比荷蘭嚴重,但輕於英國、澳洲和紐西蘭。城市輕於農村,做生意的比打工的,理工科人材比文科人材,都受到較少歧視,私人公司情況比政府較好。歧視最嚴重的,是退了休的老年人,因為他們年輕就業時,與有色人沒有接觸,現在職場有不少的有色人,但老人已經退休,少接觸,故而不瞭解。

新移民和加拿大有著愛與恨的三部曲。最先到埗時,覺得國泰民安,環境清新,生活舒適,自然就愛上這個國家。等到他要找工作,遇到就業歧視,工作不理想,他開始恨這個國家。等到生活安定下來,他又覺得這國家還是不錯,大可在此安居樂業。我十九歲來加拿大,以我視親身經歷,深感有種族歧視,但如果從頭再來,我還是會選擇加拿大。白人對中國人「不仁」,是種族歧視。中國人對中國人,也不見得好到那裡。中國人對中國人「不仁」,又叫做什麼呢?

種族歧視永遠不會消失,只是在經濟好的時候減少,經濟差的時候加強。不論華裔是打工或做生意,都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使我們與白人之間,減少隔閡,彼此更加瞭解、更加尊重,使我們的子子孫孫,能夠生活在不是以膚色,而是以品德和能力作為標準的國家。我們也要在政治上建立防衛性的力量,使政府不能通過對華裔不利的法案和政策。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