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我國經濟發展之障礙──以中共未建政前為分析對象

 

小引

自大陸陷共以後,我國原有的經濟制度隨著改觀,且鐵幕深垂,對其整個的措設,很難徹底的瞭解,在分析我國經濟發展之障礙時,有著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若只以臺灣一省為對象,由於處境特殊,未具普遍的代表性,故本文對我國經濟發展之障礙的分析,係以大陸未陷共前的整個中國彊土的經濟事象為對象。誠然,這種分析,可能不一定具時效性,有些地方不免像經濟歷史看,但是,就整個經濟言,其構造的因素,很多絕非在短期能改變,如資源數量與素質,社會文化和制度等。所以,即使以十年前的整個中國領土所包括的經濟事象為分析對象,仍有相當的適應性。

一國之經濟能否發展,其間決定於三個因素:一為該國所能使用之資源數量,種類與素質,二為運用資源的方法,三為視其文化氣質和社會制度與背景。

我國經濟發展遠落歐美諸先進國之後,如果我們從以上三個決定因素加以分析,不難找出落後之結癥所在。

首先,在生產資源方面,可細分為「自然資源」、「人口情形」與「資本數量」,以上三個項目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如何,自有值得我們檢討的必要。

一、自然資源,以土地言,我國國土遼闊,但可耕地估計僅佔總面積百分之三十二左右,西部與西北部廣大的面積多成荒蕪地,而沿海幾省的糧食出產,又因人口稠密,僅有少數省份能自給自足,故我國對糧食言,是個入超的國家。在礦產言,我國蘊藏量雖不算貧乏,如工業之原動力──煤,佔全世界第四位,無奈地理分布(Location)不良,大部份集中山西,因交通不方便,影響生產成本高昂,以致不能大量生產。其他礦產,情形大致相似,每因交通不便和生產設備低劣而無法大量開採,未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中了交通惡性循環(註一)的陷阱。

二、人口情形,在產業發達的國家能充分利用人力,使生產與消費更能協調,未始不是促成經濟更進步的原因,可是我國整個社會患貧,產業既不發達,大部分從事農業生產,又因可耕土地面積不能容納廣大的人口,造成隱匿性失業(Disguised Unemployment)嚴重,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太多,反成社會的負累。近年來,由於醫學的進步,死亡率大大的減少,平均壽命當遠較以前估計三十二歲為高,也許亦正因如此,出生率更大得驚人,以臺灣言,竟達三‧五左右,正如Charles P. Kindleberger 在經濟成長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所說:The rich get rich and the poor get children。

三、資本數量,現代經濟愈進步,生產繞道性愈大,所需的資本愈多,因為如此,始能充分享用「外部經濟」(External Economic)的利益,所以有人視資本的重要,足能使沙漠長出玫瑰(註二)。

但是由於我國國民所得大部分在農民,而農村之隱匿性失業的嚴重,農民生產所得養活另一批對生產毫無貢獻的人,阻礙資本的累積(Capital Accumulation)與資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使陷於資本不足的惡性循環(註三)。另一要素,則為和一般落後國有相似的通病,國民常受示範作用(Demonstration Effect)的影響,使僅有的剩餘,從事對外國貨的購買,更削弱了資本的形成。

而資本方面,約可分為社會間接資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設備資本(Plant and Equipment)和財產或貨物資本(Inventories)。尤其是前者,因為連年的戰亂,政府未有能力從事領導社會間接資本的建立,擴大私人企業對外部經濟的利益,藉收誘使對投資發生興趣,進而促進經濟發展。

當然,我國國民所得稀少,依然為未能有充足的資本數量之主因。

第二、運用資源的方法,有了豐富的資源,尚不足造成經濟發展,其間還須視運用的方法,能否導致最充分和最有利的運用,要達成是項理想,必須有較高的教育水準,始能產生各種技術的人才,生產較優良的產品,同時,技術的進步,又可促成成本的降低和舊物品品質的改善與新物品的創造。

我國教育水準在過去未能普及,優良技術人才缺乏,而生產規模狹小,完整的分工體制未能確立,熟練勞動(Skilled Labor)不多,故運用資源方法未能達較理想自是意料中事。

此外,要達成這理想,我們還欠缺了一項重要的條什,就是沒有或只有很少的企業家(Entrepreneur)也就是所謂創新者(Innovator)。因為只有企業家,才能把資源導致最有利的使用的途徑。以新的途徑生產物品或新物品 (Doing new things or doing things are already being done in a new

way),還有一個附帶的條件,所謂企業家,他們在追求利潤時是以合法合理的手段。所以只有這種人始能真正的創造社會財富,推動經濟的發展。特別在落後國,企業家所負的責任更艱鉅,正如Prof. Cole 說:"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the function of a given person in entrepreneurial capacity include innovation, promotion, capital provision, risk bearing, management, assembling materials and labor" (註四)。可見企業家所要負的責任是如何重要。

而我國,真正的企業家可謂鳳毛鱗角,如何把資源作最有利的組合,最好的生產途徑就有問題,使我國在經濟發展中缺乏了推動力。

以上的分析,大致可勾出我國經濟之未能發達的要素,但其之所以如此,恐怕與我國文化氣質與社會制度背景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這個對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也就直接和間接的阻礙我們經濟的發展。

忽視生產和注重消費的傳統觀念,可說是我國與歐美對經濟觀念之根本不同。在經濟的重要著作中,亞丹斯密的「國富論」,馬夏爾的「經濟學原理」,凱恩斯的「就業、利息、貨幣的一般理論」,莫不注重對生產的發揮。我國雖然沒有一部有系統的經濟著作,但從涉及經濟問題的零星記載,卻不難找出其結癥所在。

在我國宗法制度未崩潰前,只有貴族與農民兩階級,井田制度下農民離不開土地,不能從事貿易,工商業附屬貴族,結果自不能發達,及宗法制度崩潰後,工商業始脫穎而出,故在戰國時有一段發皇的時期,但及帝秦統一,集東方豪富於咸陽,於是在監視下的經濟制度,工商業從此一蹶不振。

從古以來,我國上層社會是士大夫的知識分子,他們倡導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以為「學而優則仕」的理想支配下,優秀的知識份子拚命向仕途鑽,從不參加生產工作,視生產者為下賤的人才參與,這樣,從事生產的人多為販夫走卒,對生產無法改良,未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對人生最高的典範,如武侯所謂:「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孔子讚賞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曲眩而枕之,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不樂」、「子罕言利」這種淡泊、苦行,安於現狀的人生最高典範,一直支配著我國國人,以為「逐利」── 追求財富是可恥的,於是忽視生產的重要性,以節儉為美德,只注重消費方面。

我國輕視商入,自古已然,如商君列傳所載:「為末利(即商人)及怠而貧者,收為官拏」,其被輕視可知。我國更有一句老話--為富不仁,這句話影響至深,我國國人素重名,為求清白,便不為富,如朱陶公等歷史不乏其例,這樣,財產便分散了,資本不易集中。大量生產自無法進行,經濟又何能發展哩!

降之近代,自海通以還,洋貨充斥每角落,我國一切手工業全陷絕境,農業社會更形困苦,及歐戰起,列強無暇東顧,而我國亦已深受產業革命的影響,故於此時,輕工業諸如紡織等曾勃興一時,惜為時短暫,歐戰旋即結束,洋貨再度侵入,剛萌芽的工業受此摧殘,已成奄奄一息,此為我國產業直接受打擊的一次。

清遜已降,北洋政府時之軍閥混戰、北伐、抗日、勘亂之連年戰禍,無法從事經濟建設,且原有工業設備與交通孔道亦遭破壞,我國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經濟自不能充分的發展。

至於社會的制度,家庭之組織(family structure)言,以前多數為「大家庭制」(vertical family),和直系親屬一起組成,兒女長大至結婚還依賴家庭,造成人口移動性少,大家不願儲蓄和冒險,且造成隱匿性失業。在繼承制度言,又採均分制,財產土地被細分,阻礙資本的形成。

任何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其促成之因素是互為因果的,我國亦不能例外,如文化氣質與社會制度和背景足以阻礙企業家產生和資本形成,進而影響經濟之發展,而經濟之不發展,又會影響教育水準之低落,技術人才之培養與交通不發達,這些結果,反過來又可為經濟發展障礙之因。陷於貧窮的惡性循環。如要打破這惡性循環,當牽涉到如何促進資本的形成,而資本的形成其間又牽涉各項構成因素,甚至整個文化氣質以至社會制度亦有關係。因之,經濟之發展,并不是單純某一方面的問題,其牽涉是相當廣泛。

(本文蒙 建生老師批閱,謹謝)

註一:交通惡性循環,交通網不發達→運輸能力有限→存貨增加,市場範圍有限→出產成本高→經濟不容易發達→交通網不發達。

註二:Charles P. Kindleberger:Economic Development P. 30 "Man can make the desert bloom like the rose, but the necessity to do so arises in many cases from the result of neglect and waste".

註三:資本不足的惡性循環:

Low Level of Capital → Low Level of Output → Low Level of Consumption → Narrowness of Markets → Primitive Methods of Production or Import of Second Hand Machinery → Low Level of Capital.

註四:Processes and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1955, P. 30-31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