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宋楚瑜參選總統的前因後果與勝算

 

1999年11月21日

一、前言

正當美國與中共達成加入「世貿」協議、澳門又將「回歸」的時候。國府應積取香港「回歸」以後,中共在外交領域上步步進迫的經驗,謀求妥切的因應,允為當急之務。緣澳門雖小,不若香港這個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但加上中共短期內加入「世貿」,且由於美國態度的轉變,附庸於美國為主體的其他貿易夥伴,勢將追隨美國之後和中共達成經貿協定,則中共利用龐大的市場,不只在經貿上有後來居上之勢;也必利用這一優勢,加重在外交上對臺灣的進迫,以符合一直宣示的:港澳「回歸」以後,加速對「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完成。臺灣未來路途之艱,是可以想像到的。然而,執政當局不急謀破解之道,而邀請日本軍國主義的渠魁石原慎太郎來訪;固無肋於化解兩岸的敵意,反有火上加油的疑慮。今日又在「中常會」開除宋楚瑜、撤消六位宋的追隨者黨籍。雖然有認為宋的違紀,會造成執政黨對明年總統選舉的不利因素;但畢竟:一、站在國家存亡絕續的關頭上,即使屬黨內的紛爭,不應擺在國家存亡大計之上;而且李總統曾經說,誰做總統都一樣。二、臺灣經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瘡痍未復;而強鄰壓境之事日亟,正宜團結一致,相忍為國。煮豆燃萁,相煎以人太急的印象,究竟是不妥當的。

二、李登輝接管權力得宋楚瑜的協助

蔣經國突然在任內發病逝世,事起倉卒。臺灣長期經歷強人統治,一旦身故,人心惶恐不安是可以想像的。李登輝當時備位儲副,與蔣經國接掌權力不同。蔣經國在大陸時代已頭角嶄露,遷臺後的黨政資歷無人能出其右。在黨方面,他是遷臺後主導黨的改革委員會委員,以後歷中委以至中常委,蔣介石先生逝世後,被推為黨主席。在政方面,遷臺後歷任國防副部長、部長、行政院長。行政體系久已操在他的手上。嚴家淦副總統繼蔣公成為總統,可說是「政由氏出,祭則寡人。」是一位虛位元首,黨政運作仍依舊,沒有權力轉移的問題,蔣經國仍是權力的中心。李登輝在黨政的經歷、威望與人脈,在傳承上難以和蔣經國相提並論的。但李副總統竟能很快依法繼任總統,而且是個有實際權力的元首;在黨能很快通過為代主席,繼而在第十三全代表大會上順利獲選為主席,正式接管黨的大權;於是黨政大權集於一身。權力轉移迅速,臺灣亦在短期內趨於安定,歸諸原因:一、蔣經國初喪,人民感戴之心正熾,對其一手提拔的接班人,深表信賴不疑。二、國家憲法實施百年,體制運作已趨成熟。三、軍人自北伐統一以後,沒有干政紀錄,軍隊早已國家化,郝柏村上將且率領三軍將領向李總統宣誓效忠。四、國民黨以黨魁的傳統體制,自蔣公以後奠定穩堅的基礎,黨魁與國家元首一元化(嚴家淦只是短期的過渡元首)。其中一度就李登輝在黨的資歷過淺,宋楚瑜在關鍵的時刻,發揮很大的作用,使李登輝順利接管黨權。

三、宋楚瑜對李登輝的貢獻

李登輝以中常委而代主席,過程雖有不同的傳說:黨中大老已達成協議,由李代理主席,但宋還是有加速促成而落實。而更重要的,李由代而真除,乃在十三全黨代表會上決定。我適逢盛會,為加拿大黨代表之一,出席這一歷史大會,目睹整個過程,宋楚瑜又成為李登輝主要助手,代表李策劃、協調、甚至談判權力的重分配,當時,有很多人對宋不諒解,都能在他忍辱負重的使命感下,使李的意志能得以貫徹,才真正完成權力一元化。如果說李得蔣經國的提拔而奠定以後的地位,則宋應可說為李登輝接管權力排除阻礙的執行人。如單以此點而論,宋對李的貢獻,無人可出其右;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煥接任行政院長,宋楚瑜自然繼李升任國民黨的秘書長,這一段期間,宋楚瑜為李登輝整頓黨務,襄助李全面了解和掌管國民黨體制、權力和龐大的資源。是李、宋相處最愉快的時期;李也從此切實掌握黨權,進而漸趨運用成熟。到國民黨政爭的時候,李已能縱橫捭闔施展手段;在迫退聲譽正隆的郝柏村行政院長時,李的手段,真教人有點天威莫測,似比兩蔣更威權。李的信心滿滿,和宋楚瑜穩重坐鎮中央黨部有關,這是宋職責所在。惟宋的稱職,使李無後顧之憂,李的權力遂能伸張而及於政。威權有甚於兩蔣,但兩蔣很少舒展霹靂手段,似亦無須出此。而李總統對此擅長;抑或若不出此,難以立威。這是不是所謂王道與霸道之分?只可待以後史家去裁判了。

四、宋楚瑜的高民望與廢省有關嗎?

以宋楚瑜對李登的貢獻與忠誠,而大家又認為李是個恩怨分明的人,何以會演變到今日的地步呢?

宋性格勤勞,勇以任事,從派任的省主席,到民選得高票而當選的省長。省民對宋的愛戴,從任滿後到今天參選總統,一直是民調聲望最隆的人,他廣被民眾的肯定,我們自不能漠視無睹這個實況。他全省走透透,窮鄉僻壤的小村小鎮都有他的足跡,任何民瘼,他都很用心去求實際的解決。例如他到山區看原住民的生活,知道許多年青婦女墮入風塵、吸毒和失業,這一切,都和缺乏知識、技能有關係。他一方面撥款資助原住民學校,另一方面拜訪王永慶,請求所辦的長庚醫院、學校優先錄用、提供學位給原住民女青年,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又如桃園那次大空難,無一生還,很多大官員都到現場表示關切,獨有宋楚瑜一到,立即動員團隊,先把所有殘軀斷肢先尋獲回來,以後才不致腐爛或被野狗吃了。前一事,他贏得所有原住民的心,民意調查,以族群分類,原住民支持宋楚瑜幾乎百分之百。也讓宋楚瑜接觸了長庚大學的校長張昭雄,成為以後的搭檔。後者讓所有空難的家屬,對宋楚瑜拾回殘軀斷肢,使空難者全屍安葬,感激涕零。這只是舉一反三的事例,宋楚瑜民調之高,治績固然重要,其「用心」解決民瘼,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國民黨有這樣一位民望的省長,照常理而言,應是黨的重要人才與資產,何竟有廢省之議,而且毫不猶豫並徹底廢了;且矯枉過正,原答應保留的一些人事與組織架構都廢止了。

有人說:廢省是減少了行政資源的浪費,但宋楚瑜不以為然,中央的廢省主議者也說下出廢省以後省下多少錢。倒知道廢省以後,省府可以緩衝地方與中央之間的衝突,都一一出現。例如統籌款項的劃撥問題,縣市都謀財政自主等,都令中央難以一一安撫。

廢省一直是民進黨的主張,是不是「臺獨」意識在作祟?為什麼國民黨屈從民進黨的主張?又或者像小道的傳說,宋省長「功高震主」。照宋的性情來說,「震主」的存心不會有;是功高而主震?那麼,「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已非宋始料所及了。不過,這連宋本人也不能解答的,除了李總統之外,沒有人得知其中真意。

五、在步步進迫中的忍讓

反宋的人說:宋楚瑜的野心很大,要做老大,不做老二。但我們回顧一下經過,似乎宋原是安於做老二;因為宋後來表達參選以後,反對者又將宋過去的談話提出來質問他:「我不會當總統的,當行政院長也許會吧!」可知宋原沒有參選總統的意圖。此外,另一佐證是,以宋的人望,著力阻止國大修憲廢省,是綽綽有餘的。因為新黨反對廢省,而修憲須四分三才可以通過,只要宋堅決反對,不愁沒有人支持,四分之三談何容易,修憲不成,廢省便無法達成。宋楚瑜沒有阻止廢省,乃委屈顧存李總統的顏面,或者不以國民黨中央的決策為難,其忍辱負重之心,昭然若揭。

近十年來,李主席強勢的領導,縱有反彈,最後還是李的意志得以貫徹,不論俞國華、李煥、郝柏村、林洋港、王建煊、趙少康、廖正豪等仁者、智者與勇者,在強人眼中不過爾爾,看在識時務的人的眼裡,大家還不趕快望風承旨!「西瓜偎大邊」蔚然成風矣!眼看宋楚瑜失去政治舞臺,於是冷風冷雨四方八面襲來,在「寒天飲冷水,點滴在心頭」之下,宋楚瑜以「請辭待命出國」去了。大概有人以為高票當選的首任省長,在聲望正隆之際,未及任滿而被迫求去,實在也無法向省民交代。因此當時兼任行政院院長的連戰未予處理。當宋請辭之時,我正在臺北,寫了一封慰問函寄給他,函中並有幾點建議。後來宋見行政院未予處理,只可又回到省府銷假上班。不久我接到他一封長函,其中一段是這樣:「楚瑜向中央請辭臺灣省長職務,迄未奉準,作為一個民選省長,基於向省民負責的態度以及應有的堅持,辭職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衹因既不願也不能同意『以請假代替辭職』、「以不到班形成曠職」等方式處理個人去留,而為民主法治留下錯誤的示範;更不能棄守職責,一走了之,留給社會負面『貞而不諒』的印象,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省政,以嚴肅的心情等待辭職獲準。』〈發函日期:民國八十六年元月卅一日〉這是宋楚瑜辭職後重回省府主政的心聲,可謂委曲求全,面面考慮周到的決定,但並沒有得到善意的回應。李總統到南美出席世界李登輝之友大會時,面對出席大會的人士說:「宋楚瑜像個孫悟空,跳不出我這個如來佛的手掌。」又在一個場合說:「宋楚瑜還不是乖乖地回來嗎?」到宋的任期滿了,出國探親,李總統送了八字真言:「諸法皆空,自由自在。」蘇志誠甚至說:「只要李總統出一招,宋楚瑜立即斃命!」宋楚瑜在春節期間返國,先返家拜望其母,以後再去拜望李總統,不巧,十五分鐘來遲了。蘇志誠說他沒有通報是不禮貌。遇了連戰,大家握手,記者問連戰除了握手,說了甚麼?連戰反問說:「除了握手,還說甚麼?」宋楚瑜出席中常委會,大家視而不見。這些都有報紙、電視為憑,不是誰能信口胡謅的。我們無法知道宋楚瑜內心的感覺,但看在民眾的眼裡,當有不同的判斷。有時聽到一些對宋的攻擊,令人興「釣者負魚,魚何負於釣!」

六 、世紀對決,誰應負責?

不管李總統說了甚麼話,宋楚瑜到今天為止,還沒有說過一句不尊崇李的話。因此我們不必妄測和認定李、宋交惡。但李主席身為黨魁,必然盡力為連戰輔選;而宋既已參選,也自無法背信於支持他的民眾,亦必然盡力爭取勝利,跨世紀的決戰是無可避免的了,我們只能期望「其爭也君子」;在民主時代,成為中國人引以為榮的民主政治的選舉典範。

其實,不管「連宋配」、「宋連配」、「連宋合」;國民黨勝選是無可置疑。宋在宣佈自行參選前,還未放棄在黨的體制內獲得提名作黨的候選人,只要辦理由全體黨員直選,他便願意參加,但國民黨中央拒絕了。但他還是提出第二個建議,黨意必須結合民意才有勝算,以當時的民意言,他的支持率是遠高於連戰的,如果到今年十一月時,民意調查下降,願意放棄參選,同樣為黨中央所拒。因此才立即宣佈自行參選。如果說宋一意孤行,也未必令人置信。

以宋對李的貢獻、尊崇和忠誠;為什麼有這種不合情理的演變?我們試看與李總統有四十年交情的王作榮〈前監察院長〉在「壯志未酬」一書對李總統的描述,也許會對這種不幸的轉變有蛛絲馬跡可尋。王作榮歸納李總統十二年作為,其第二點說:「但由於其臺灣意識與鄉土情結太濃,用人行政不免偏差,可以是臺灣的好總統,但不一定是中華民國的好總統。」第五點:「其言行卻不能不使人認為他在實質上進行臺獨。」第六點:「再加以用人範圍愈來愈狹窄……識人之明不高,容人之量不足……已經惡化到國民黨有喪失政權的危險。」王作榮又說:「以及個人領導作風日益專權與獨斷,甚至以不正當手段修改憲法,大力強化集中權力等等,都與他初期的做法與態度相去甚遠,甚至相反。」如果以此判斷,李、宋關係的轉變,起碼關係於李者多而宋者少。王作榮批評李總統身邊的人:「似乎他身邊有點子很多、智慧很

少,屬於師爺型的人物;也有一些動作很多,頭腦很少,屬於打手的人物。」王有:「上不能打昏君,下不能打奸臣。」作為監察院長之憾。與李總統有四十年交情的王作榮,都會交惡,何況對宋楚瑜呢?

七、常態可測變數難測

宋楚瑜已經選定了張昭雄,做他參選的搭檔,並已到中選會辦理參選手續。以

宋民調之高,連署人數超越規定的門檻,是輕而易舉事。因此,宋之參選總統,已成定局。他說要「拋開個人的恩恩怨怨,快快樂樂的出航,從事一場乾乾淨淨的選舉。」

宋楚瑜的勝算有多大?根據各項民意調查,包括國民黨委託的,宋楚瑜一直在支持率領先;但看好率,國民黨的連蕭配曾一度領先。如以最近一周--即宋宣佈副手之日〈十一月十一日〉至執筆時〈十一月十八日〉,臺北聯合報系的民調結果,宋仍遠遠拋離國民黨的連蕭配和民進黨的陳呂配。其他機構的調查結果相差也不大。宋楚瑜宣佈參選後,最高支持率約百分之三十八、九,最低也有三十。連最高為百分之二十,最低則差距很大,似不必說了。陳水扁最高也只有二十二,和最低時相差不多。未決定的民眾約有四分之一強。這是決定誰當選的關鍵票,三組人選中,那一組最多隱慝性選民?讀者如了解臺灣的政治生態,就不難得到結論了。這只是常態的分析;如果包括無法預見的變數,除非先知或上帝,恐怕難以先判。不過,我有個感覺,目

前的陳水扁得不到民眾的信賴,自應無法當選。

李登輝已將勝選的秘笈:九字真言說了出來:「說清楚、講明白、票就來。」前兩句本來就是一個意思,但李總統分兩次講同樣的話,可知必有不同,起碼有兩種不同的對象。又由於有蘇志誠點出這是「箴言」,可知其重要性。究竟要說清楚甚麼?這顯然是重要決策的內容,將是一個變數。如果李刻意要陳當選,「棄連保扁」就可以了。

有人說宋楚瑜有湖南騾子脾氣,這是別有用心者的貶詞,誰見過宋楚瑜有失控的行為與言語:例如罵人的動作、罵人老番癲、強拆民房、尖酸刻薄的話?不要把有個性的正常人,當作易於失控的粗暴者,兩者應有明顯的區隔。民眾今天接受真性情的宋楚瑜,不一定接受沒有己見的「微笑老宋」。

〈作者按:當時「興票案」還未發酵。〉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