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中國人在「中國」的陰影下突圍

 

中國人終於在大陸地區以外第一個獲得奧運金牌,其意義比奧運金牌本身的價值還大;得主是香港選手李麗珊。她和大陸選手不同,也與臺灣選手稍異。大陸運動員的訓練,是軍事式的操練,運動是一種「職業」,運動員沒有個人,記得乒乓球外交的年代,大陸選手在國際比賽中,喊出「友誼第一」。運動員就必須把運動員的體育精神收起來,服從政治的需要,藉著輸球來贏取友誼。近年,大陸已無需用體育換取友誼,要的是表現體育強國的獎牌,因此在各種國際競技場中,有過多次服用藥物的紀錄。臺灣地區的運動員,運動是一種「事業」,頗接近資本主義國家。稍有成就,由職業隊伍高價收買去了。許多棒球好手投效日本,楊傳廣受聘到韓國當教練都是例子。大陸要成體育強國,訓練經費要多少有多少;臺灣由於預算受中央民代的監督,無法和大陸比擬,但比起殖民地的香港政府,還是好得太多。因此,李麗珊的得獎,就愈覺得難能可貴了。

李麗珊早有「風之女」的美譽,是她在風浪板運動 ─ 也就是帆船賽中屢創佳績而獲得的。到奧運金牌獲得的時候,我就一直想為她寫一篇文章,用甚麼命題呢!左思右想卻總不稱意,其後用「獨領風騷的李麗珊」,固然達到表彰她在大陸地區以外,憑其個人的努力,在極少的外來助力下,為中國人爭取殊榮,但總有意猶未到之憾。幾經苦思,終於定了現有的命題,卻有難言之恫,心中還有悽酸的感覺。到目前為止,我只曾經為四位中國女性執筆為文。「一位愛者在海外哭泣」,記「女兵」謝冰瑩老師在海外的遭遇;這一位終生為中華民國奮鬥的儒行長者,「寧願回臺灣吃香蕉也不再吃榴槤」的人,在近九十高齡,還獨自孤寂住在舊金山老人公寓裡,靠著外國政府的老人金過活,我們的國家又可曾想念過她!可曾了解她長期在中共的引誘下,她終未踏入大陸一步的志節嗎?第二位是「陳雀之死」的短文,記述一位國家選手隊的隊長陳雀,「她轉身投籃和聲東擊西的分球」,風靡全國,不但使「純德隊」屢獲佳績,也為國家得過多少殊榮。她要照顧十多位弟妹,到三十三歲才在球場退下去,和裁判向祖祿結婚,執教國中和訓練女籃選手。這一位為國爭光的傑出國手,我們的國家有照顧過她嗎?使她在困苦的生活中,每晨七時騎著腳踏車上課,終於不幸為一輛貨車撞死路旁。一代體壇女將,就此寂寂死去。曾為國家爭得無上榮譽的好手,其收場如此悲慘,我們曾為陳雀之死反省過嗎?第三題是「教人長憶鄧麗君」,這是近事了,想起也悲從中來,不說也罷!

李麗珊在香港一個離島的小漁港長洲長大,我在十五歲的時候,從大陸到香港,第一份工作,就是到長洲新興街四十九號賣涼茶。長洲只是個小島,和李麗珊的出生地相隔只有幾步,我在長洲的日子,李麗珊尚未出生。香港要到七十年代才興盛起來,長洲是個離島的小漁港,到目前雖有改觀之處,但仍是落後的,可知李麗珊的成長,必然是在貧困中走過來。她在「中五」會考,也有過三科不及格的紀錄。但她堅毅的意志,終於一一克服過來,並開始從事風浪板運動;四年前獲得第二度參加巴塞隆納的奧運,由於技術和經驗的不足,祇得第十一名。一九九三年,也就是巴塞隆納比賽後的第二年,她改善了技術和獲得經驗,她一舉獲得冠軍,一九九四年廣島亞運,意外敗於大陸選手李科,獲得銀牌。以後她積極苦練,參加過亞洲賽、大洋洲賽、希臘的歐洲賽、法國奧運熱身賽、義大利錦標賽、九五年法國公開賽、荷蘭錦標賽都相繼奪魁。此次奧運賽,李麗珊已經在毫無對手下獲得金牌,為香港開埠以來打破零紀錄。香港明年「回歸」大陸,李麗珊及時得獎,造成港人對自己命運,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啟示,其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香港人以空前熱烈在等候李麗珊回港,大家稱做「李麗珊現象」。

香港 - 在中華民國遷都臺北的時代,全世界都沒有看好;獨有香港的九龍總商會在謝伯昌的領導下,也在臺北最孤立無援、美國發表對華白皮書的時候,在雙十節的清晨,連同她的會員,在會址升起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從那一剎那起,香港人自此每年都懸掛國旗,蔣老總統每年在雙十節的前夕,必聽了香港匯報的懸旗數字才就寢,並喻香港為「政治金門」,是臺灣政治的屏障。一九六七年香港左派暴動,蔣老總統指令海工會擬好名單,在必要時將忠貞的港人接送來臺。一九八三年「中(共)英協議」簽定,「九七」也變成「大限」,我們的國家對三十年來港人對中華民國的效忠,有過甚麼回報?如果說有,就是把過去交由九龍總商會審查入口臺灣的貨品的產地證明,不但褫奪了,還把證明權交給親共的商會。三十年不和中共做生意的九龍總商會祇可告訴會員,算了,我們已被遺棄!以後各隨尊便;於是會員也組團「回國」去了。全世界人士都關心港人「九七」以後的演變。加拿大還允許港人拿著「英國海外護照」免簽證入境,並聲言接收政治異議人士。而我們苛刻的「港澳關係條例」,還擱置在立法院,恐怕在通過的時候,港中的忠貞人士,已成「涸澈之魚」或甕中之鱉了。

有誰想到,身為中國人回歸「中國」,卻有心不甘、情不願而又無可奈何!可以離開的都有到時離開的後門,不能離開的在「九七」的陰影下活下去。李麗珊在陰影下脫穎而出,美國有個小鎮送給他一個榮譽公民證,隨時可以到美國定居,她是突圍了。香港人也在精神上突圍,熱烈的迎她回去再算!唉!這個命運!這個命題!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