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第廿二回: 唐人街寸金尺土 多倫多臥虎藏龍

 

黎彪來多倫多,為時不久。因為聲名響了,便惹起許多人的妒忌;許多人的爭取。真正欣賞他的才具的人,那就少得可憐。所以,所謂爭取,也只不過利用。黎彪不是不知道的,他也就維持獨來獨往的作風。在彼得‧畢競選市議員期間,黎彪負責了華區的選務,左派洋人的勢力大,助選的人多。許多洋人,看到黎為彼得畢的助選的影響,非打擊他不可,於是諸般阻擾他。有一次趁著黎去貼宣傳招紙,約了十多人,準備和他搗蛋,逗他動武,想憑人多,給他一次好看。

黎彪爬上了鐵梯,那些洋人就聚攏起來,去搖鐵梯,那是很危險的事。黎彪一人,沒有辦法,只得下來,也不和他們吵鬧,扛著鐵梯離開;那幾個洋人有為而來,一直跟著他走,諸般詆譏辱罵,黎彪覷個正著,將鐵梯反手一撥,半弧形的一掃,那些走近的人,紛紛受傷倒地。有個立即衝前,要箍黎彪。黎飛腳而至,一腳踢中他的小腹,當場倒地不起。那個還敢上呢,但是他們還不離開,一直跟著,準備找機會痛毆他。黎彪鎮定,引他們到競選總部,自己尋了一條棍子,再走出來。舞動棍子,虎虎生風,嚇得那十多個洋人,鷄飛狗走了。

後來受傷的洋人,控告黎彪,是選戰的大新聞,後來上庭,法庭以黎彪自衛,當然沒有判罪。

另一次黎彪被人控告,那是一次華文教育會議,黎彪仗義執言,卻給人控告恐嚇和毆打,大概又是對黎的陷害吧。耿直的人總是吃虧的,這是唐人街啊!

唐人街有許許多多的陷阱,有明的,也有暗的。明的是擺在那裡,願者上釣,如賭檔。賭檔要抽水維持,長賭必輸,誰都知道。但是還有這麼多人去賭。賭檔開在那裡,大家知道。開賭的人沒有要求和邀請賭客,好者來,貪者來,大門是敞開的。贏輸是個人的運氣。雖然長賭必輸,傾家蕩產的有,但也有人發了財。最好不賭,要賭,後果自負。因為賭檔沒有廣告,也沒有招徠,是賭者找上門來的。

暗的陷阱好多了,擺出的是堂堂之陣,打出來的是正正之旗,但內裡文章,非加入參與者不知。即使參與者,慧根淺一點的,還是滲不透禪,悟不到道的。那些人,還是佔了多數,他們才是真正可愛的群眾--這是政治家給一群羊牯的術語。沒有一群羊牯,牧者有何看頭。所以,牧者一定想盡方法拉羊牯入隊的。

看官,把有理想的群眾當羊牯,豈不罪過。事實上,的確有人以此為心的,好在時間會使羊牯變得聰明,當他們看清楚牧羊人的真正面孔;或者了解他們那副狼子野心時,就不會再給他們利用了。何況民智日發,法螺吹得再響還是法螺,一個人吹得多久呢!

唐人街新生一代已經起來,質與量已變,老腐的渣滓已在淘汰中。各行業有他們自己的組織,選出自己的領袖。

有了自己的領袖,就沒有要他人越俎代皰的必要。那些想頂著他人的名字來混的人,自然也機會不多了。一個進步的社會,自然各行各業都有。所以社團的組織,職業團體和服務社團,都各有各的基本會員,要他人歸併到另一個團體去,請求他人領導,在民主思潮發展的今天,這只是一廂情願的夢想而已。

天天想找人的辮子,就從來不把自己的辮子交給別人,世界上那有這等事呢!

近年多倫多唐人街成立的社團,就這樣日漸增多起來。舊的進展反不大。商業團體有華商會。首屆主席林善堂先生,他本來也是分部的成員,但一直以來,沒有得到重視。他創辦了華商會,做得有聲有色,奠好了基礎,就卸任不幹了。成了華商會的好榜樣,他以後,有簡家聰、黃伯濤、溫仲、葉敬國,都能有守有為,為華埠爭取了中文路牌的設置,反抗對燒臘的法例,推動華埠發展等事功,都博得一致好評。

華埠獅子會的建立,也為唐人街的發展,和當地社會產生了溝通作用,發起人都是唐人街的著名人士。首任主席曾達明,以後是詹德團,簡家聰和周樹鎬。都是職有專長的人士。每兩週會員聚餐一次,請專人演講,交換知識。每年從會員捐出的善款,資助了許多學術機構和華人社區。

孟嘗安老院的興建,是唐人街的一大盛事。院址的地段是雅來地產公司經紀其事,由黃司徒懿卿辦理,傭金部份捐作基金,藉為倡導。安老院的院長李宏輝,香港大學畢業,服務教育界有年,是個資深的行政人員。他擔任了安老院院長之職以後,廉明公正,很得各界推重。安老院附設了高齡康樂會,鍾秉剛先生主司其事。鍾先生的業師是何漆園,是嶺南派的巨擘。高齡康樂會年來舉辦了許多文化活動。如書法班、國畫班等,并且主辦了年宵市場,都非常成功而深具意義。

中華文化海外復興協會對中華文化的發揚工作,年來有卓越的貢獻。計全市性的華僑活動有:在校學童的書法比賽,象棋比賽和乒乓球賽。此外,不時舉辦書法和國畫展覽,或文化講座,都是蓬勃了唐人街的文化活動。在該會會址內,設置了許多班次,有中文班、國語班、縫紉班、攝影班、入籍班、英文班、太極班、民族舞蹈班等。都由專門教師擔任的。該會成立於一九七五年,發起會議在登打西街某號二樓,召集人許家駒,到會的發起人有陳魯慎、張佩常、余道生、梁鐵魂、何競文、龍讜,黃健華、黃有鈞、施小曼、陳樹幹等。當施安甫來多旅遊時,被邀請列席指導。他們都成了文復會首屆的支柱。

有許多宵小很妒忌該會,到處攻擊,并且煽風點火。想搖動那剛成立的一點根基。但是,這一群發起人,又豈是平庸的人呢?文復會在風雨中日漸壯茁起來。到第三年開始,已經枝葉婆娑開花結子了。

文復會應屆監事長馮民鑑,字冰若,北平大學畢業,是教育名宿,工詩詞,善國畫,是風骨稜稜之士。理事長許家駒,年來的著作有:「火花」、「藝文欣賞與評論」〈以上為文集〉,「暗潮」(長篇小說),「去國吟草」〈詩集〉,和「國劇臉譜的研究」〈戲劇,中英文本〉等行世。好鑑古,喜書詩,不信邪,是個滿肚子不合時宜的人。副理事長陳魯慎,歷任國內、香港各著名大專的資深教授。工書,出顏入柳,渾厚天成,已從正反樸了。能詩善詞,文學基礎深厚,是個恂恂的儒者。秘書長施安甫,曾任大專教授,中學校長,篆書泰

斗,好國畫,任事負責周密。會所主任鄒徐慕真,是抗日名將鄒雄先生的夫人。

鄒將軍於抗戰勝利前四個月,與日本人對峙粵省,戰績彪炳,不幸積勞殉職,政府軫念功勳,在臺灣新竹縣建碑紀念,春秋二祭,至今不綴。鄒夫人撫孤長成,晚年致力於文化復興工作,尤令人敬佩。其他理事,都是閱廣資深。如鄭廣超曾為童軍總監、感化官。何競文曾任華航駐港的公關主任,黃健華是青年會營主任。羅德在抗戰期中,啣命策反偽軍;勝利復員,轉業從商,是商場的成功人士。馬德明是針灸師,正直務實。余道生堅毅幹練。黎之良是教育界先進。梁鐵魂是工程師。曹藏修精專於工藝,龍讜則戲劇長才,劉鏡明人緣佳而實幹。他們分工合作,各展所長,把這個會辦得有聲有色。監事會人材鼎盛,和理事會很配合,和衷共濟,也是成功的因素。此外,理事會聘請的顧問,都是僑社資深名重的人士。他們能顧,理事會能虛心的問,理事會的常會都請他們列席,有不決的問題,都向他們請教,顧問的意見受到最大的重視。顧問有張達才、張振國、皮宗敢、譚均幹、李榮近、梁榮慶、李秋雲、莫履朝、黃展鵬、周務成、黎希聖、莫秋懷、周顯榮、林環陔。

文復會保持了光榮的立會制度,工作是分層負責,每件事功,都集思廣益,推選適當的理事主其事,大家都能各展所長。不是集中一兩個人決定,大家不計名位,所以能日新又新,會務蒸蒸日上。

也還有幾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宵小,存心不良,以為還可以拉動文復會的幾支臺柱,就可以打擊它,殊不知理事們都不是為名利而來,對那些專用名位去引人入彀的把戲,都看得一清二楚,雖然內心厭惡,還是逗著他們玩,看看他們耍著甚麼鬼把戲。說來也令人唏噓,做慣賊的人,思想舉動,自然就是賊頭賊腦,改也改不了,真是可憐可慨!

美術界年來在多倫多也是人材萃薈的。資深的高朝中先生,是花卉畫的能手,著色淡雅,層次分明,工夫是老到的。甘乃明對畫藝之精專,與其對藝史之嫺熟,有莫大的關係。術與道能精的人,其造詣自有可觀。年青一輩的如黃錫儒、王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茍能假以時日,他們的前途未可限量。此外馬笑如、周浩基、陳秋言、葉耀?、張梁萍、伍景春等藝壇能手,都早已定居多倫多了。近日新來的伍時彤,是牡丹名手,紅花綠葉,相得益彰。

藏家以兩陳執牛耳。陳耀波先生藏扇面幾千件,上溯於元、明,下及現代名家,凡是扇面,陳翁無所不有。文復會第一次法書展覽,陳翁以其珍藏之清代十四狀元扇面去參加,觀者無不稱讚,惜於去年謝世,聞者惜之。另一人為陳鷗先生,此公不但書畫藏家,而且古玩的收藏亦豐,全屋都是古董,身在其中,如入寶藏然。

武術界的人才,委實輩出,早期移民,多屬農家子弟,有尚武的精神。武是技藝之屬,凡是技藝,非專精無所成,先天不足又吃虧。武者本身要嗜武成性,才不以練武為苦。可知武藝能有所成,是有必備的條件的。

鄧強師兄弟以浚,有曹濟。移民重心東遷,多倫多有劉一點。劉一點於數年前病逝了,遺囑化骨成灰,撒到海柏公園的大樹蔭下,他是瀟灑的人物。他的家人,有一部份在香港。他死後,安老院少了一個耍「醉八仙」的老人,誰能超脫自然界的法則呢!

精武會的師傅羅景熊,是洪拳的好手,已是六十許人,但精神矍鑠,面色紅潤,這是練武的好處。羅師傅不但精於拳、亦善棍,弟子滿門。康樂武館是道家陳斗的門人陳郁任教席,陳師傅的武藝,不只精,而且博。有個洋漢醉了,到他的門口騷擾,他一出拳,那洋漢近二百磅的身軀像拋球一樣,仆到街心去。康樂武館還有另一位老教頭,名叫陳振,臨場搏鬥的經驗老到,也是一等好手。近年白鶴派巨擘陸鏡榮來市設館:「中國功夫學院」。隨他學藝的青年也不少。吳家太極傳人吳大齊師傅,開設了太極拳社有年,也是桃李滿門。吳師傅乃大揆先生之弟,公儀老先生之子,家學淵源,成就自不在話下。於工餘之暇教拳的,還有巢國堯師傅,擅迷宗羅漢,身手矯捷,以快速見長。毛錦洪師傅每星期二晚在文復會教太極,是誨人不倦的謙謙君子,且擅以內功為人治病,很得人尊敬。其他伏虎臥龍,隱於市肆的多的是,不及一一了。

星卜相學家,雲遊來多倫多的,很多寄寓於黃舉旅店,有幾個很不錯,但駐侯不久,又他去了。長駐有十年之久的有訪英雄,以後是游龍,最近則是月中桂。

訪英雄原姓張,開平縣四九墟人,業相命已久,早年在省港,亦以訪英雄為名,閱人許多。此公好吟詠,書法亦有基礎。游龍以西法看掌為號召,并授氣功。其英文造詣頗深,顧客有許多是洋人,月中桂近年始掛牌,也比前兩者年輕,真姓名不詳,館設於新華埠士班丹拿街某號的二樓上。業餘相者,為數多少,就難以所知了。早幾年,醒華報有一「相學與你」欄,作者楊君,惟近年少見發表了。加拿大第一位相士天中鏡,傳人有否,已無可稽了。

唐人街近年餐館林立,名廚多如過江之鯽。但在六十年前,加拿大的廚師,都是來加以後,才開始學做廚師的,他們從洗碗學起,慢慢的逐步學上去,像學徒一樣,過了相當年份,才可以獨當一面。從唐山來的廚師,真是絕無僅有,加東只有兩人,一在滿地可,一在多倫多。

多倫多的頭廚,已忘真名,但其孫則為譚錫錚。錫錚亦業廚師,是西湖酒家的頭廚,拿手的菜式是「窩燒鷄」,是傳自乃祖的。譚君年來已南下美國,沒有在多市執業了。

近年來的餐館業興旺,大家都習慣了到餐館去。和以前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語,老華僑那肯如此浪費呢?

「飲茶」成了風氣,還是近十年間的事。十年以前,大華酒家開始有茶市,吃的也不過是「彎梳」(四邑人稱的「蝦蛟」)。但「彎梳」沒有蝦肉,只是豬肉切碎,厚皮的,兩個一籠,體積也大。一件可比現在的「蝦蛟」四件大小。「牛肉燒賣」很韌,乾了可以當小皮球。其餘的是鄉下的煎堆、鹹水角之類,品類不多;已經是轟動了唐人街了。生意很好,才引起其他餐館效尤。聘請港澳名廚,以後式式俱全,要到一九六七年,香港大量移民湧入,才開始的。到了現在,許多著名酒樓,食品精姘,與港澳比,亦不稍遜了。粵菜館規模最大

者,算是國際酒樓。近日開張的成吉思汗大飯店,標榜了蒙古烤肉,亦別開生面,設備講究,是北美洲的創舉。京菜的狀元樓,是籃球國手宋長海所經營的,有一定的水準。

洗衣業的前輩很多,後期的一輩,開始使用機器操作的有張棟材、周健華等,再往後數,則更多了。到如今,用手洗衣的已全部淘汰了。

差不多任何行業,唐人街都有了,專業人士多的是。多倫多大學的中國學生,據估計佔了五分之一。這個數字,即使稍有誇大,也不會離譜,中國人在多倫多,是少數民族中表現得最卓絕的一個。有好幾年,高中畢業生最優異成績的人,就是華裔。早幾年,當地英文報紙,乾脆用「今年是中國人年」為標題,來發表高中畢業生的成績,因為從第一名到第十名,前幾名都被華裔學生佔去了。

華僑對子弟的教育重視,間接改變了唐人街知識水準。舊式一代的華僑領袖,已經無法領導他們了。近幾年來,已漸漸露出了端倪,多元化的團體領袖已經出現;唯我獨尊的家長的社團,實質上已淪為一般性的一個單位。這是教育水準提高的結果,現在的群眾,已不是下愚的人。除非不開口,否則,在今天的群眾性的集會裡,一下子就露出真相,是龍是蛇,絕對混不過去。

唐人街在登打士西街和依利沙白街的時候,已是第三次的轉移。十年前始越了大學街向西發展。當時靠近麥歌街只有馬源華理髮店,,那幾楝小店館,價值也不過是三萬元左右,已經算是高價了。

稍後有三利和榮豐行出現,已經靠近史班丹拿街,當時也不過三萬左右,稍後有百吉餅店開張,也不過是七萬多,已經是街角的好地點。現在瓊華酒樓的兩個舖,開始時叫價四萬一棟。國泰酒樓的全地段,也只有廿六萬元,即使域多利戲院(即現在嘉禾戲院的整棟),也不過四十多萬。

西園酒家(現在醉瓊樓)的地段,業主是猶太人,是修補汽車座椅的東主,名叫基利,初期叫價也不過十萬左右。後來,一個洋人的投資公司興建,全部已賣出,到差不多竣工時才宣告破產,原來買者,從法庭再度投標購回來的。

唐人街西遷已成定局,登打士西街和史班丹拿街成了新唐人街的市中心,地點適中,馬路寬濶,是北美洲最有氣派的唐人街。年來發展,已成寸金尺土了。店舖的價格,不管樓價與租價,都與舊唐人街等量觀齊,甚至超逾了。在登打士街近曉倫街一帶,舊的房屋,只要正街能改建為商戶的,市價已是廿六萬了。而史班丹拿街的華埠商戶,也超過廿萬才買到一個舖戶。華埠的地段價值和多倫多最興旺的街道--央街的中心地帶,是不相伯仲的。唐人街可以引此為榮了。

華人是安土重遷的,唐人街不輕易播遷。所以大城市的唐人街,都在市的中心附近,也可以証明,任何大城市的開發,華人便已存在,由於重遷,所以城市向外發展,唐人街還留在當地,只不過向她的四週擴展而已。也因此,發生了許多迫遷華埠的立法,相對的便是華人反對迫遷的抗爭。不過,可以肯定的,中國人自有我們適應生存的條件,咀人街繼續存在,而且繼續繁榮。中國人在北美洲每一個據點,都做得有聲有色,當地人對中國人的勤奮,是具深刻的印象和戒懼的。

求偶的問題,因大量新移民湧入的結果,男女的比例縮短了,看來是解決的了。和洋人結婚的人,當然還是增加,但不是無可奈何的勉強,是自願的,不像以前因找不到華人女性的緣故。曠夫少了,自然娼妓也比例的少了。以前唐人街華燈初上,在電燈柱下的流鶯叱啼,雖不算絕跡,但巳少見了。至於華裔娼妓,不像港澳一樣的艷幟高張,無從稽考。只是五年前發生過一宗,被警察逮捕的姊妹花,是由一華僑青年領帶,從香港飛來,以旅遊身份入境,先由雲哥華開始,然後溫尼闢、滿地可,最後到了多倫多,所到之處,好此道者趨之若騖。

那個做線人的華僑,乾脆安排汽車,在唐人街波樓、餐館約集,一車一車的載到艷窟去,大家排隊,真是漪哉盛矣!雙姝也能甘露分施,普渡了所有慾海飢民。但結果很不幸,被人告發,在多倫多被風化隊的便裝警察逮捕了,搜出了現金四千元,放在長襪內,被送上法庭。她們哭哭啼啼,打動了法官的善心,只判

出境,沒有判刑。但邪位做線人的華人,則就難逃輕判,著實地坐了幾年牢,才放了出來,以後遠走美國,不再在加拿大躭下了。

「郵票新娘」也減少了。科技的進步,到遠東來回的機票只在一千左右,等於一般人收入的月薪。和以前不同了,單程機票便不只這個數目了,而當時的幣值,十年前也要捱三個月工作,再推上一點,廿年前也許要半年的工資才可支付。華僑青年們儘可以到遠東去,找到適合的對象,然後結婚,不是憑媒說合了。

各個行業,華僑都能參與,而且有很好的表現。加拿大軍部、警察、騎警和各個行政部門,都有華裔的參與,中國人是有適應力的。不過,如果與猶太人相比,顯然地,華僑仍稍遜色,猶太人移民來加,比較我先僑為後,到如今,數不清的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多少政要,都是猶太人。在金融界、商業界和學術界,猶太人的表現卓越,遠遠地超越了我們。但話要說回來,先期來的華僑,都是僑鄉的農家子弟,教育水準低落,是長久以來停滯在簡單的操作職業,或最普通商業上的主要原因。近廿年來,新的華僑,和已長成的華裔,已經起來了,他們的成就,在短短廿年中,已經令人刮目相看,茍以時日,華僑必能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表現我們的優異品質和成就。

猶太人在一百年移民歷史中的輝煌成就,他們的聰明智慧,還是次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團結精神,和刻苦耐勞的性格。這些原因是華僑所欠缺的,比不上他們的正是團結精神。許多華僑領袖帶有深重的門戶之見,狹窄的鄉土觀念。這還有理由可恕,那些妒賢忌能,才是罪無可恕。他們是唐人街推展的阻力和混亂的罪人。不過,他們只是時代的渣滓,新一代必然取代他們。他們霸佔的位置,只不過是延長新一代的接管,即使如此,站在整個唐人街的立場來說,這是一種罪惡的阻力。站在溝通僑界對正統政府的支持,也是妨礙新生一代對政府向心力,是打擊熱誠僑民擁護祖國的罪人。站在僑民的立場來說,他們是四體不勤,靠「把口」混的蠹蟲。他們天天嚷團結,卻是時刻不忘中傷他人,打擊他人,他們有天生的本事。別的他們不肯學,倒吊也吊不出半滴墨水。可是搞陰謀整人,他們都得了真傳。可以笑著向你下手。由於同類,老少的道行都很高。是李宗吾的厚黑學的信徒,那裡是孫總理的信徒呢!對他們能名利雙收的事,他們要別人支持,就把團結的咒語呼出,誰不為他們的名利著想,誰就不團結。所有活動都是他們的專利;他們不辦,那人就是搞分裂。

團結!團結!多少人假爾之名,做出許多罪惡的事。使爾蒙羞,使爾成為同流合污的代名詞了!

唐人街是要生存的,也必然能生存,而且生存得比以前要好。一百二十年過去了,先僑的刻苦精神,對自由民主的嚮往,發揚中華文化,這種傳統,還是深植於每一個僑民的心田上,并且繼續影響到我們世世代代,在這個新興的、地廣人稀的加拿大,終有一天,出現無數個李光耀、何才這種人物,領導加拿大人民,邁向世界大同的境界。

看官!下面是一闋解珮令的詞,用以結束本文。去史不遠,鑑古論今,都付笑談中好了!

百年辛苦,一生飄泊,問來時底事能忘否!廿載淘金,築路是、不堪回首、到如今、孤魂何有! 橫行鷹眼,名流廣就,笑王昌、展屠龍手,青史何憑,只分付、小兒黃口、廢興事、一杯濁酒。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