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第五十七回:畫人染出新天地 彩筆能描故國春

 

嶺南派大家陳樹人應算來加最早,且時間頗長,因他當時奉命出任國民黨駐加總支部書記長,是總揆黨支部的負責人,陳以後曾回國任該黨海外部部長。陳為嶺南派創派要角,除高劍父、奇峰外即陳樹人,惟畫風似完全不同,文人畫氣質較濃。其哲孫陳定中繼其志。該派繼起者為香港趙少昂、楊善琛成績最可觀,弟子黃磊生、歐豪年等,目前成為臺灣最當紅的畫家。以後司徒奇、周公理、伍步雲等。司徒奇之紅棉獨步藝壇。周公理與伍步雲均揉合西洋畫技法,應屬大家:在西畫藝壇亦佔一席。兩人各在畫展時所標價目,一般華裔人士以為過高,但想想稍有名氣的西畫,標價均不只此,真堪為兩老發一嘆。除伍步雲尚碩果僅存,餘皆作古了。

來加亦久之鍾秉剛,為何漆園入室弟子,深得其師神韻,授徒亦久,逝世已廿五年矣。陶澐廿年前來此定居,陶公古貌其畫,有王子久與苦瓜和尚神韻,筆墨高古。周士心接海上名家遺風,筆墨清爽,得文人畫之旨。馮秀雄結合西畫技法,成就可觀,其子洪洲繼其志。馬笑如教畫三十餘年,畫藝應與時俱進。伍彝生用筆恣放,但細緻處亦令人驚異,有孔雀王之譽。伍時彤教畫亦久,今已作古。這些都屬前輩了。

英年者輩出,朱軍山能匠心獨運,擅於縱深佈局,水墨敷彩兼善;何百里才情獨厚,筆墨淋漓,有大千晚年遺風。劉金芝佈局神妙,效果奇佳,技法新潮,亦才人也。單伯欽人物擅長,藝高膽大,近年卻向山水尋突破,可知能者無所不能。勞允澍造詣勝乃師。張達文以家學傳承,穩健處見功夫,應為習畫者之好師父,在其筆墨不茍之故。蔡鼎文有羅聘筆意。駱拓、曉山喬梓,識見既廣,風華自見,金石尤見功深。陳秋言才華難掩,快筆見功夫。陳池暢筆筆有來歷,非常人可及。石人學識如其畫,此人必不會久居人下。章天柱簡筆空靈,神態自出。李行簡有吳冠中筆意。張步揉合西畫技法,強烈對比,自成面目。許君健工穩意到。林環陔蘭竹通靈,氣韻自生。方免衰技法新潮前衛。

呂偉松學養好,基礎深,在畫藝的表現上,運筆自如,有謂「胸中自有巖層疊壑」,若看呂先生揮毫,就有這種風采,余深慕焉。馬鵬學院派出身,理論與基礎深厚,且工雕塑,屹立在「中華文化中心」之孔子銅像,正是他的作品。

女畫家近年來加者亦不少,在加從事教學、教畫的張菡青,傳統技法精研,對傳播國畫畫藝,卅年如一日,典範足式的人。馬笑如更早設館授徒,是趙少昂親授的弟子。顧媚敝屣歌壇與銀幕掌聲,年來已卓然成家,穩居畫壇一席。辛棄疾名詞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顧畫長於山水,嫵媚生情,駸然成家矣。烏梅才情而又功深,且專於畫道,題材新意,其成就日益可觀。王鷹線條準確,勁遒而有緻,人物栩栩如生,近年寫紅葉亦自有章法。張菡青教學相長,筆墨見功夫,花鳥尤為當行。譚美容筆帶才情,設色脫俗。呂佳、呂苗小品見才華,聞雙姝先後離加他去,如羚羊掛角,不知芳蹤久矣;擅長人物畫之何雪萍,開畫展以後,亦渺不可尋。梁燕玉傳統花鳥。近年又有陳慧,出了一本《硯旁春雨》,以小品文形式寫她對繪畫藝術、教畫點滴的觸感;由於陳慧有一副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點滴所流露的,概見畫人用敏感的感情,繪一幅內心的理想世界,筆墨含情,特別對兒童、弱勢人士的關懷。她是嶺南派傳人,明麗色彩有強烈的對比,大概是素描有良好的基礎,假以時日,可自立門戶,不必依傍門牆,夙慧才情,均見不易的畫人,余厚望之。

孫昌茵近月在過去「星島畫廊」設館招生,屬年青一代的畫家,擅以詩意入畫;寫農村風物尤見特色。王建鵬曾到日本進修,對西方油畫深有體會,在畫壇已有一定著名度。麥正以傳統畫基礎深厚,花卉尤為擅長,有渾南田的遺意。姚奎現代山水畫,有自己面目。張仲光是不甘為傳統筆墨所困的人,在本市有一段很長的創作生涯,他的創作,有詩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魄,他是一個不甘依傍藩籬的人。區紹強的油畫功深;林聖錦肆力傳統畫歷經四十年,近年從香港移居本市。黃紹強為黃克強元勛之孫,不論傳統筆墨、現代油畫、水彩,人物尤為當行,曾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大型展出,哄動一時。沈宏寅寫北京風光,現代揉合傳統,別開生面。沈學仁的傳統筆墨功夫深思,亦有現代筆緻,創作之心亦強。孫冰霄對畫史涉獵頗廣,對傳統畫有一定見地和訓練,亦得畫人推崇,惜未識荊;移居本市後,以中醫濟世。黃星霖有被誣之冤,終得法院澄清得白,算是人間小劫,余頗為他不值,尤希書畫同道予精神支持。游榮光油畫、水彩畫均造詣不錯,有一定水準。前衛創新畫家何家強、瑪夫各有創意。羅光中擅長封面與廣告設計、攝影,應算美術才人。

畫人移居本市日多,終於成立「安省中國美術會」(一九七九年),由多倫多十餘位書畫界人士,發起成立的。首屆主席伍時彤君,次屆與第三屆為鍾秉剛君。第四屆,負責者黃偉才君。一九八二年,修章增聘會長一人和顧問若干人。前任會長為陳鐘示君,繼任為簡家驎君。他們對推動該會發展和宣揚漢畫,盡了很大的努力。

伍時彤君擅畫工筆牡丹,去歲曾在香港大會堂及多倫多文復會展出,頗獲好評。鍾秉剛君曾從何漆園翁遊,何為嶺南派高氏昆仲弟子,則鍾君為再傳弟子矣。善花卉翎毛,旁及山水,設色自成面目,曾在多倫多展出多次,觀者稱佳。黃偉才君退休後始習畫,惟對發揚此國粹,戮力以赴,允稱難得,曾獲會員及書畫先進愛戴,推為主席,去歲主辦會員作品展覽會於書院展覽廳,規模很大,大獲好評。黃君對社區公益,尤多貢獻;好粵劇,兩番粉墨登場,居然有板有眼。陳鐘示君,擅書精岐黃之術,紅顏鶴髮,有南極仙翁的壽徵。簡家驎君為著名書畫藏家,熱心發揚國粹,是急公好義的人。該會後由勞允澍接任,大力發展,遂自置會地址庇華利街,除設畫室教授外,展覽坊地亦可供會員或租者展出,允稱地點適中。該會館長初由朱軍山擔任,近委嚴浩繼其事。

「安省中國美術會」成立以後,又有「臺山書畫會」,由黃錫儒君主持。過去尚有呂壽昆門人主持「一畫會」,惟近年似消息不多了。

本市收藏家以二陳的收藏最豐:一為陳耀波先生,波叔專收扇面,計一千件,歷朝名家扇面幾乎盡搜。余曾至其收藏處看三日三夜。波叔好象棋,以用腦過度,突然中風,余跑步到唐人街西醫羅國鏘診所求急救,惟回天乏術,嗟嘆良久。另一為陳鷗先生,他不但收藏畫,且對中國陶瓷古玩文物均在收藏之列。我曾跟二陳學鑑古有年,緣初期收藏書畫,飽受贗品荼毒,損失良多,對精神上之打擊最大。故下決心學鑑古,對歷朝書畫流派重新閱讀相關典籍,並學古人筆意,如果說畫人有師承才算,那我的畫在不好說的,算是「野狐禪」,是不入流的;好說的是師法古人、大自然,自有自己主張和面目。我不止畫如此,書法亦復如此。我對贗品深痛惡疾,好畫師為甚麼冒充他人筆墨?其惡處使書畫收藏者卻步,使中國書畫市場混亂,而且是提升中國書畫市場價值之厄運,凡屬書畫界人應鳴鼓而攻之。那些庸手且以其庸劣之品冒充,是厚誣古人的,是盛名之玷,是極不道德的,是我文化傳承的障礙,一切贗品,愛好書畫的人都應該杯葛,以免謬種遺留。

對一切努力於中國藝術的人:書畫和藝術品的創作者;對所有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詩家、作家和教育家、老師,你們的努力,都是唐人街能中國化最大的功臣,沒有你們的努力,唐人街只是求生活的市場而已。我向你們致敬!這正是:能有傳承始遠大,中華文化億萬年。

篇後語:合什致敬禮 兩詩表衷情

本傳從3月開始連載,其初每週四次,其後次第轉變為五、六次,至此整滿半年,是我15年來最長的一次連載(共146次),比在臺北《新生報》連載的《1997香港之變》多一個月,但比本報前連載的260次少了,可知時代快速的轉變。特別寫當時當地的人和事,都不能靠臆測、虛擬,「一個蘿蔔一個坑」,都是有根有據的。這種一板一眼的傳記文字花俏不得,能寫得生動已經不易,令讀者都能接受的論點更難。「橫看成嶺側成峰」,「觀點與角度」不同,所看同樣的人事,就會截然兩樣,這正是自由制度的可貴處。何況唐人街的人與事,本來就意見分歧,沒有「定於一尊」這回事。漢武帝把儒家「定於一尊」,是「尊王」的思想,是中國思想界的厄運。因此讀者間有異議是很正常的,如果沒有才是咄咄怪事。但是作為一個作者,他應該反思的能力,不必為自己護短,同時,在真知卓識中,也不應趨炎附勢或隨波逐流。只要不是剛愎自用,作者還是保持他的獨立識見的好。王荊公曾說:「士固有離世異俗,獨行其意,罵譏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無眾人之求,而有所待於後世者也。」士且如此,何況作家。但我還是對不同意見的特定人士表達我的謝意,因為有了你們,就會令我反思。其實,我已經盡量做著「隱惡揚善」了,即使「揚善」,也可能有人反對,因為所揚者他也不一定歡喜。藉故者就不必說了,至於許多新知舊雨的愛戴和鼓勵,令我非常感動。有些新朋友打電話來,我問他怎樣找到我的電話號碼?有的照實說了,有的就是不說。問他姓名,大多說:「我是你的看官」。這樣一來,可像距離就立即縮短,幽默使人充滿喜悅的親善。至於文友詩友,對此結的文字因緣就更多了。謝謝林環陔兄給我需要的相關資料;向我提供歷史和相關照片,作為內容的佐證者,有羅育智夫人、張耀華、作新、國威昆仲、吳培芳、陳郁、伍求登、左光煊、朱軍山、孔劉珍等友好的幫忙,在此一併致謝。

本文開始以《漁家傲》一詞開其端,寫本市五十年來發展的經過,在結束之前,讓我向:一切保護唐人街的存在而努力的人士致敬!為新唐人街的開拓者致敬!一切為唐人街爭取平常權利者致敬!致力於中華文化傳薪工作的人士致敬!保護唐人街成為祥和樂利的人士致敬!

附詩兩首為文之殿:

一、

此生疑註不閒身,偏向文瀾詩海淪。

無欲已成楓葉客,有舟拒作武陵人。

自傷發亮等焚燭,誰與點燃尚抱薪。

端午汨羅江渚淚,鼓聲猶慟楚孤臣。

二、

禍棗災梨信手栽,一時珠玉眼中開。

何勞大筆憐孤我,怎報稠情向不才。

咫尺參商空佇望,天涯雁鶴失群哀。

金風紅葉原多夢,休問旅程第幾回。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