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書法之道﹝上﹞
 
港、臺兩地畫家,年來到加、美畫展者,可算絡繹不絕。畫家能工書者不多,而法書展覽者,十中無一。可知重畫藝而輕書法。惟吾國以文化立國,自古以來,文人以書法見重,視畫為畫藝。藝者為文化之餘緒,遺興之流亞。
吾國大文豪多為書法大家,甚少為大畫家,其重書道而輕畫道,自不待言。近世似本末倒置,不但書法不重視,甚至漢字亦要廢棄,固無論重視矣。既不重視,書法之研究者亦少。究竟何以為佳,一般人茫無頭緒,書者亦未必知,只求人俗眼,人以為好,己亦稱意,便算成功,便算書家,是故,年來所見,俱為庸筆俗字者多,卓然有成者少。
余曾應此間一書畫社之邀,作一小時書法入門的演講。一小時固只能講入門而已,甚至尚未能入門。怎樣執筆而至運腕,講得透澈清楚已經不易了。而求之歷代大書家對書法精要,更無論矣。
怎樣算得入書家之門?笪重光在「書筏」曾有過這幾句話:「使轉圓而秀折,勻豁而工巧,方許入書家之門。」這是起碼的條件。進一步講求筆墨,姜白石曾指出:「潤以取妍,燥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不知也。」達成這種筆墨效果要怎樣呢?他說:「遲以取妍,速以取勁,先必能速,然後為遲。」許多對書道一知半解的人,卻教人先慢後快,如果給姜白石知道,一定大罵「混賬」!
姜白石對書法的好壞也下過標準:「書以疏為風神,密為老氣,必須下筆淨勁。疏密停勻為佳。」
以上是比較具體的說,理簡易明,初入門的人可以領會。至於米芾論書:「粗不為重,細不為輕,纖微向背,毫髮死生。」則怎樣算重,怎樣論輕。毫髮之別,可以判死生。這種識別,非有經驗不易為,非有慧根不易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