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餃股」的由來
 
2006年1月23日
臺灣股市有兩個電子股名牌,都是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聯華電子」(簡稱「聯電」)。阿扁還未上臺,「臺積電」大概一百二十元(臺幣計);「聯電」通常是前者的半價,大概也不小於六十元。
兩者都是臺股的賺錢股票,全盛時代,「臺積電」超過一千元,「聯電」也總是半價緊跟,現在市價:「臺積電」僅六十三元左右,「聯電」只有十八元,早已被「臺積電」遠遠拋離了。這兩股不管在研發上都屬先進的電子股,並都是美、歐、加等電子的代工大廠。由於經濟部刻意限制到大陸設廠,其優勢逐漸被大陸「和艦」、「中芯」等新廠取代。
「臺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多次警告:如果十二寸與八寸的晶圓代工不到大陸設廠,利用大陸的廉價的人力市場降低成本,將喪失競爭力和失去大陸市場。 「聯電」的董事長曹興誠就更不滿,引起證管會各種打壓和罰款。「和艦」和「中芯」已經建立了量產和市場。經濟部何美玥卻說,現在到大陸去也賺不到錢。她忘記早在十年前,張忠謀和曹興誠早就警告過了。何美玥今天來說,顯然不負責任。去年(05)曹興誠已四次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指責政府對企業的打壓。
民進黨政府的高層,人人想發達,個個盯著股票。不合作讓其狠撈一筆的,都受到不大不小的打壓,務令其就範為止;其模式,必先由綠營立法委員砲轟,然後政府執法重罰。曹興誠就是賣廣告,訴諸輿論與小股東,情願大量支出廣告費,也不願意罰小款結案。今天且說:「臺灣像亂邦,股票寧願下市到其他地方掛牌。」
這種「拚死無大礙」的念頭,受害當是股民了。臺灣的「水餃」約兩三元一隻,打開股價表,便可知「水餃股」有多少了。過去臺灣錢淹腳目,現在可以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