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六祖禪語

 

2005年11月18日

六祖以後進而獲五祖心契,捨神秀和尚而傳其衣砵。神秀亦有夙慧,但六祖的慧根是古今無兩的。以後佛教分了南能北秀二宗。六祖推翻神秀的佛偈,的確更能道出佛陀教義:「身非菩提樹,心非明鏡臺,身如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偈語,雖針對神秀所言,但未始不是講求真悟的認真態度。我們如果對《心經》有領悟的話,自然理解「照見五蘊皆空」的空相,「空」是空其自性,並非空其假相。這些話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佛教大部分教義,含於《心經》之內。

六祖得了五祖的面授心傳,不禁脫口而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自其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兩字,即「估不到」的意思。「自性」是人原有的心性,但被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賊」(即六根)所蔽,所蔽就是「無明」,「無明」遮了原有心性,能去「無明」,自然就是明心見性了。所以我們原具佛性,能去「無明」,便是活的佛菩薩。佛教有這樣一 首詩:「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五祖送六祖過河,把櫓說:「合是吾渡你。」六祖說:「迷時師渡,悟了自渡。渡名雖一,用處不同。」五祖臨別說:「你向去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佛法不宜速說,速說佛法難起。」六祖到了懷集,想起師祖言,便留下來,混在獵人隊裏,隨緣自保十五年,然後出世弘法;又隨緣到了廣州南華寺;成了在中國衣砵真傳的最後一位佛祖。果然成了「萬代香燈」供奉的六祖。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