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徵文評審所思
 
多大的華裔同學,出版一本「足跡」的雜誌,水準很不錯;去年還舉辦了一項徵文比賽,徵我做裁判;這半個月來,就是忙著評審這些應徵的文稿,很多事都擱在一邊。
在海外能看到這麼多的應徵文稿,真是有點意外,誰說我們的年青子弟不注重中文呢?四十六篇的數量,就是在港、臺兩地也不算少。同學們在繁重的功課致力下,竟沒有放棄這一次徵文比賽,我們做裁判的人,能不仔細地、公正地評審?
當我們五個裁判做決定名次的時候,就發覺彼此的竟見很接近,第二名有兩位且難分軒輊,須要再投票決定,用分數定高下,結果還是同分,只可在討論中比較才決定下來;可知大家都很認真。想來是一次公平的裁決。得獎者可以無愧;裁判者可以無憾。
然而,滄海未必無遺珠,千慮未必無一失。重要的是問:珠遺遺於疏漏?一失失諸大意?如果已盡慎密,仍有所遺所失,則是力有不逮,學有未及的問題。然「克己謂之忠」!盡其在我,心何憾焉?
讀著一篇篇的文稿,可像對著一串串的纍纍豐果,雖然不是那麼成熟,卻是清新可口。也可以預知未來的時日,到它成熟的時候,必然又有另一番滋味。園圃的豐收,園丁的喜悅是必然的。
中華文化歷盡劫火,海外的播種者就更責任重大,新來的播種者,他們的隊伍是如此壯觀,他們的精神是這樣抖擻,而且是如此努力和執著。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的豐收,會遠遠地超越我們。
中華文化就這樣傳下來。新一代還把種籽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