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蘋如談到《刺客列傳》
 
2007年11月12日
鄭蘋如刺殺大漢奸丁默邨,轟動一時。汪偽政權不能瞞,為殺一儆百,公開槍斃。鄭以大學生激於民族聖戰,投筆從戎。本來已定婚期,以突有任務,大義當前下不顧,潛入敵偽區執行,事敗而身死,英雄肝膽,是以先烈秋瑾媲美。
張愛玲以己身之穢,加禍巾幗英雄。其不義足為人生之,反享大名,今尚有人為丁默邨可惜,是末世風澆薄所致。世之史筆焉可緘默!惜太史公司馬遷不生當代,如果他寫《刺客列傳》,有一篇鄭蘋如,必定精采絕倫。一因她的情節曲折離奇,二因她身為女姓,與其他刺客不同,三因她為大我大節而犧牲,其壯烈非其他因個人感恩圖報可比。
大文豪蘇轍(字子由)對太史公之文:「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趟間豪傑交遊」。所以行文跌宕,奇氣自出,以他的文筆來寫鄭的事跡,必定精采絕倫。太史公不但廟堂大塊文章的大手筆,且有江湖奇氣;他同時是一個抱打不平的大手筆。
《史記》有多篇《刺客列傳》,讀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他記的刺客:曹沫在齊魯會盟於柯(魯地),在壇上以匕首劫持霸主齊桓公、將齊所佔之魯地歸還。曹沫以後一百六十七年有專諸,國劇中之《魚腸劍》就是專諸刺吳王僚的故事。專諸以後七十餘年有豫讓為智伯報仇的故;失敗而自殺。後四十年有聶政為嚴仲子刺殺韓相俠累的事,事敗被殺。此事二百餘年後有荊軻刺秦王政的事,司馬遷寫得精采。「易水悲歌」、「圖窮匕現」都成了成語典故。荊軻失敗被殺,秦滅六國不久完成,這是為天下扳秦最後一擊。三千年後有鄭蘋如。
世無太史公之策,是鄭蘋如的不幸,有張愛玲,是鄭不幸之尤矣。不侫只能為鄭稍舒冤屈而已!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