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談孝
 
諺語有:《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我們讀史,許多英明之主,以貪女色,由治變亂,甚至江山不保;許多才智之士,因而自毀前程,終於淪落而身敗名裂。今日域中,亦復多少有為之人,包情婦、養二奶;貪污虧空,終於下獄。淫為萬惡之首要,想來不無道理。許多善行,在家能孝順祖、父母,出而應世,忠於職守,得志作蒼生霖雨,去殘除穢,使國族長治久安,是大孝於國族;不得志獨善其身;毋負所生。是故孝行為百善之先;誰曰不宜?
我們有誰不想自己的兒女孝順?不要寬以待己,嚴以律人;自己不孝而求兒女孝。恐亦未必如所願。兒女常把父母當做榜樣,所以身教很重要。孩子眼見耳聞,一行一言,都會起身教作用。李斯輔秦始皇成帝業;封禪刻碑於泰山之頂。惜為了一念之私,阿從小人趙高,矯詔殺太子。終為趙高所讒,‘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夫?’‘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他身教失敗,害了子孫。諸葛亮一生謹慎忠誠,教忠教孝,子孫全家殉國,無一茍免。可知身教的重要。二戰逐島擊潰日軍的麥克阿瑟將軍的‘父親禱告文’最後說:‘當我的兒子能正直為人,我才敢說:我已盡了做父親的責任!’
如果教忠教孝一概以愚忠愚孝視之,是封建的殘餘,要打倒淸除,我不知道中國還有什麼傳統文化剩下給我們的後代?大禹治水,三過其門不入;就是捨私的大孝。‘戰陣無勇,非孝。’(論語)這也不是小孝私孝而是大孝了。‘臨難毋茍且’,這個觀念,也不一定小事而言,視所指何事,說不定是大我,那就是大孝的觀念了。儒家由親及疏,推己及人;一個和諧社會就可以這樣產生。也是個人主義叧一種評價,每個人能發揮所長,社會自然得益;不一定什麼都要講集體而無視個體的存在。這樣,我們對孝的全面才能顧到。例如孝之首要:‘揚名聲、顯父母’。大德大功,有名於世,才能張顯所生。這不是大孝?豈是愚孝一語可以抹殺。次要順意:順意和忤逆相反;忤逆就是逆子。中國傳統的二十四孝;就是講順父母之意,令父母歡喜。再次要才是口腹之養。很多人奉養父母,以為是最大的孝心;那就錯了。反哺連禽獸也能做到,何況人類?列為起碼的本能,是很的當。
晉代名賢王裒,他的父親無罪被殺;‘終身坐不西向’,也就杯葛這個殘暴的朝廷。他終身教學,每講詩經的‘蓼莪’篇:‘毎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復流涕,受業者為廢此篇’。走筆至此,我錄一段給尚為人子女的讀者看:《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我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後兩句的註解是:‘欲報之以德,而其恩之大如天無窮,不知所以為報也。’
我願每一個家庭,都能父(母)慈子(女)孝;家庭是社會組成的單元。有父慈子孝的家庭,就必有和諧的社會。我完全沒有販賣封建思想的存心,在父親節的節日裡,只想和讀者分享我對孝的認識,來詮釋一個很久沒有父母之愛的人,在思念先父母之餘;也希望尚有父母在堂者,多珍惜和感謝他們對你的愛。有子女的,讓他們正直的成長;如此心馨一瓣而已!如果因此多一個‘封建餘孽’的名號,我亦長揖不辭!‘父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