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加拿大國會大選之後

 

一、致賀與祝賀

作為一個華裔加拿大公民,不管財富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學養有多好;總比當地西方人士多一些憂慮、困難或失落。任何一個生活在西方社會的華人知識分子,也必然對政治感到興趣,而政治是一門最複雜的學問。政治興趣和其他一般興趣也不一樣;除了個性的接近,可能還包括使命感、認知、志向和理想等形而上學的意識屬性;其複雜性,遠遠超過一般嗜好和興趣。因此,投身政治的華裔候選人,也遠遠超過普通人選擇職業的單純。這種知難而不縮,而又預知在落選的時候,一切希望歸於破滅(即使是暫時性)的沉痛;還是一往無悔,其堅毅的意志,早已是個強者形象的建立。因此,我們向所有未當選的華裔候選人致敬;只有你們不畏艱難走上政治,才會喚起華裔公民對政治的注意和參政的決心,為自己或後之來者奠下良好的楷模!華裔加人才不會長淪為弱勢的族群!你們的付出,值得我們致敬!

當選的華裔國會議員,當然值得我們同聲祝賀。加拿大是一個民主先進國家,幅員廣大,教育普及,允為上國衣冠;而能踏上民主的殿堂議政,我們以你為榮。由於我們仍是個少數民族,有不同文化,生活背景,在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政壇上,你的表現言行、議政能力,是少數裔觀瞻所繫,不僅是個人的;也是裔族的參政代表。你不但是加拿大政策的制定者,不要辜負國家的名器!你又是華裔加人的代言人,不要辜負你的選民期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勉乎哉!

二、對民主政治的體認與珍惜

我們看到這一次國會大選圓滿落幕,就看到一個成熟的多元族群社會的可貴。君不見?在同一個血統、文化的族群社會(佔量很小的原住民、如臺灣)的選舉,每次的黨同伐異、撕裂族群、抹黑的人身攻擊乃至賄選;和集體舞弊的不法程序。選後都說「止痛療傷」;可惜以後又再重複的經歷,以致族群、社會乃至個人,剛傷的結疤又重新受創,以致永遠無法真正的止痛。君不見?在同一個族群的社會(如香港),人民為了能普選一個管治自己社會的政府,要求的,只不過是能一人一票的普選時間而走上街頭。君不見?同一個族群(如大陸),人民只能選一個政黨的候選人,也發生警民衝突而流血。還有許許多多的民主落後地區(如東南亞國家、中東等),同樣在選舉中發生各種不幸的流血事件。可知實施這個普世價值的民主選舉的不容易;而加拿大能根據憲法的保障,一一能圓滿的實施、圓滿的落幕,誰謂加拿大不是個民主先進的國度?身為她的公民,我們以她為榮!對民主珍貴的體認,就更不應漠視?

我在大選前在本欄寫了一系列的論述;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已經為英、法裔以外最大的族群,還「甘心成為弱勢的族群?」(見論列之四)。「我們需要為華人敢說敢拚的議員」(見論列完結篇)。也在這個理念下,多次提到鄒至蕙。鄒當選了,我看到她在發表勝選的感言中;提到「要為弱勢族群發聲」、「要為華人發言」!她的豪情勝概和不忘本,我們當以為榮;她的感言,我們也深信她不會辜負選民的付託和寄望;也是我們的忠告。

三、樂見華人參政的趨勢

陳卓愉戰勝對手約一千八百票,是相當驚險的,但還是當選了;也值得我們祝賀。政黨的利益,不可駕凌在社會的公義之上。陳卓愉上了重要的一課,到這回發覺華人有不同的聲音,政府未知會陳卓愉,立場轉變了,等於摑他一個巴掌。對陳不無委屈,但陳沒有反映全部真相,嚴格來說,也是咎由自取。這已不是是政策對錯的問題,主要在身為政府閣員,他有責任在訂定政策的時候,應該考慮人民不同的意見,而不是「換了一個位置,就換了個腦袋」(見大選完結篇)。我們不是反對「對代表族群撥款」,作為教育種族和諧的政策;而是更周延的使華裔解除歷史的創傷,不是一刀切以一千二百五十萬來了結。陳卓愉雖然不再是部長,但我們仍樂見他繼續當選,成為一個聲大而遠,同為華裔公民發言!

黃鑑文沒有連任,是很可惜的。否則,保守黨上臺組織政府、連任的議員,就成資深議員,往往是晉身閣員的人選的。李國賢的選區,華裔公民約佔該選區百分之四十,可知華人大多數沒有選他,真是件遺憾的事。同樣成為次多票落選的華裔候選人,除李國賢,尚有趙秀媚、杜耀宗、黃淑玲,我們都盼望這些已有選戰經驗的政治人才,積取經驗,不難見當選於來日;勉乎哉!

上屆選舉,華裔當選者四人,這次則是五位。雖稍有進步;但華人政治的醒覺,投票率應是大幅的增加吧。這是非常重要的;造成這個趨勢,華人傳媒、傳播界的努力,是重要的推手。參加政黨組織的資深華人主持人、發言人,都表現得可圈可點。下次選舉,應考慮自當候選人。「華人參政同盟」的鼓吹,華人的政治自衛力量,也許不須再等二十年吧!

(二零零六年)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