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史詩與「民史」紀臺灣大選事

 

           2000年4月19日

歷朝興亡,詩人無不以詩記之,存信史於吟詠之間,藉為後世殷鑑,這是詩之一端,中華民國之存續,繫於此一選戰至大,豈可無詩,緣不忖自陋,寫了「臺灣即事」四首,分發詩友各界,連日和章甚多。可知人心思漢。其中宗不叔大路從大陸掃墓歸,亦和唱四首:

一、燭炬榮枯歷幾回,百年史事隱沉哀,中興功敗垂成際,禍起蕭牆失治臺。

二、憤激群情下野催,強人悻悻向邊偎,十年主政餘乖戾,民粹由來為獨臺。

三、五旬經略為亡秦,志士同仇俱忘身,忍睹藍旗光影淡,能無愧怍對先民。

四、黃袍阿扁倖加身,漢祚從茲付莽新。狼狽相持寧兩敗,選情棄保益漁人。

四首亦信史也,環讀再三,以近日所見所聞,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又再依原韻答呈四首:

一、聞拜祖塋歸去回,家山猿鶴已聲哀,垂髫早漸辭鄉白,搔首凝眸身在臺。

二、鼙鼓隔江日日催,娥眉計向白宮偎,前時國政團何在,任教蓮姑唱後臺。

三、海外奔馳欲沼秦,黃花灼灼證前身,東籬依舊南山影,處士何堪作逸民。

四、紅燭已殘剩淚身,舊袍餘暖勝衣新,廣場燈火花千樹,轉飾宮牆換主人。

又有長者祈公,寄上友人「民史」接力篇──「扁本紀」一則。乃記陳水扁登基稱帝始未,作者用左思明筆法,簡樸可喜,讀之不忍釋手。可知國民黨大選失政,不只詩人紀之,史家亦必紀之,謂之「民史」,意在民間存信史也,特錄數段為讀者解頤:

「輝祖帝有二嫡子,長子戰,次子瑜,瑜戰功彪炳,力排前朝遺老助輝祖登位,帝封其食邑廣矣!然瑜功高震主,帝憂之,遂立戰為太子,收瑜之封邑,釋其兵權,使無立足地也。瑜出走,聯其舊部,欲起,帝恐之,見戰弱,不足以抗,遂尋在野庶子扁,令翰林院哲大夫助之。扁原封邑於北,忤逆帝,貶為庶民,其封邑為庶子九有,然南方擁之,其舊屬勢力廣矣,足以抗瑜,戰雖式微,餘有號召,帝以散瑜之力也。於是乎扁登高一呼,假帝之力敗瑜,遂即位,號扁宗。

扁宗繼,眾嘩然,擁瑜舊部揭竿起義於天壇前,羅輝以通匪叛國之罪,輝不服,遣座下閹宦蘇仔釋之日:「政不在清,黑金可行,味不在辛。老薑無敵。」聞是言,眾驚怒,群情激憤如排山倒海,與天壇前御林軍對抗五日夜,誓言不清算輝等匪黨不罷休。不數日,輝不敵民及故朝元老等逼宮,遂退位。」

如熟悉臺灣政情者,一看文中人物,均躍然紙上,雖滑稽,但簡練沉雄,出於名家手筆無疑,特錄之以供讀者一粲為快。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