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當代中國人必須讀的一本書

 

當中國人還沒有對民族前途失去感覺,溫飽之餘,特別在進入「世貿」(WTO)的新世紀年代,有一本書必要一讀,而且還可以說是當急之務,否則,也很難稱為當代的中國人,除非他是個無知者。此書就是這本「中國酒經」。這決不是自我吹噓,是有充分的理由:

如果中國人還掙扎在饑餓線上,求生存為第一要務,讀甚麼書都變得次要;如有書可讀,還是讀求生存的書。中國人到了這個新世紀,不能否認社會還有許多問題;但總的來說,比過去好太多了;求溫飽不是太困難吧!人能溫飽,總不能像低等動物停在填飽肚子的層次上,總講點人的尊嚴,講點文化;於是提升生活,講點享受;這是很自然的人性,決不是罪惡的事。

中國人講尊嚴也好,講提升生活也好,就必然講到中國文化;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內涵極精彩的一部分,缺少了它,那真是絢爛有餘,淡而無味。老饕講求味色香的美食,沒有味的中餐,還稱得上美食?淡而無味的中國文化,還能稱東方文化主流?和西方文化分庭抗禮?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過去是美飲美食,齊頭並進,構成完美無缺的「兩美俱」。自從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逾百年喪亂,外患內戰以致國困民窮。人民掙扎在饑餓線上,填飽肚子已經不易,那還講究美飲美食。而洋酒倒海而來,政府應付外患內戰尚感力有不逮,那有餘力發展酒工業以資對抗?民間結集資本,談何容易,如能設廠,自投向市場的必需品;酒屬消費產物,好酒尚是高級消費品,市場不足,生產成本高昂,又有洋酒傾銷,誰都沒有興趣去冒險投資。中國飲食文化從此只講美食,不再講美飲。我在港臺和北美歷半個世紀,只聞餐飲業集團或民間團體舉辦「中國美食節」﹔從未聞有「美飲節」出現。而且「中國美食節」的酒料,必屬洋酒。香港餐館業者習慣稱「酒樓」,所賣之酒,幾乎全部是洋酒;這幾年偶有中國酒的出現,但亦不多見,也屬聊備一格,顧客還是飲洋酒的多。中國人不但喪失酒的市場,飲酒文化亦難以為繼。食為生存基本所需,飲顯然還帶點精神和享受的味道,層次較基本食物高;因此稱為飲食,飲在食的上頭。美食是提高到享受的層次,美飲就更講究到欣賞的層次;欣賞就是藝術作品了。所以,在西方釀酒界來說,美酒就是釀酒大師的藝術作品。西方釀酒大師的社會地位非常崇高,有的兼具詩人的身分,新的酒品產生了,極可能附帶一首詠酒的詩作產生,這種賦予酒的藝術生命的釀酒大師,也比中國近代釀酒師傅的社會地位崇高;中國釀酒師傅不兼具詩人身分,好的酒要靠詩人揄揚。自從中國飲酒文化難以為繼以後,中國詩人也到了無酒可詠的地步。這樣下去,未始不是中國文化的缺陷。中國抗戰勝利收回主權,兩岸藉關稅保護本土酒的生產,但飲洋酒的人還是很多。今年(二○○二)兩岸四地(包括港澳)進入「世貿」以後,關稅就難以再保護本土酒了;可以預見,洋酒又再倒海而來。唯一抗衡之道,只有決勝於市場之內,想方法使消費者對中國酒的鑑評和欣賞的能力增加;還要讓中國酒的製造業,全方位的提高現代知識與技術。

身為一個當代的中國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總該有基本的認識吧!這本書為你提供中國酒的歷史起源、發展和相關知識,你是否應該一讀?

你一生有多少飲宴的機會,談論到中國酒的品嘗,你甘心做個閉口的金人,沒有發言的權利嗎?要發言,本書正可為你準備專家的鑑評要訣和基本知識。如果你對酒有一些知識,還有鑑評的能力;這本書讓你更接近做個鑑評專家,讓你掌握國際鑑評家對酒好壞的標準;本書對酒的品質、風格的細緻陳述,涉及用材與生產過程,釀出酒的香氣和口感;優劣是怎樣分別的。到能掌握這些,再加上經驗,一個專業的鑑評家便具備必要的條件了。就算是個普通的消費者,讀過本書精準的陳述,加上沒有模淩兩可的語意,相信對成品酒的好壞大致已能掌握,使你在酒市場對產品與價格的判斷,決定你的選購。只要普通的消費者都懂得酒的好壞,就會形成市場真正的壓力;名人效應和不切實際的宣傳便相對失去效力,壓迫生產者必須求進步,中國酒的榮景在望了。因此不論從鑑評專家到普通消費者,本書都應一讀。

如果你是個文人或詩人,中國的飲酒文學你知道多少?文酒之會的逸事和詩人詠酒的名詩名聯,你能一竅不通嗎?我接受友好的建議,為此增設一章;並搜羅歷代名詩人對酒的吟詠佳句,你能不一讀嗎?

中國文學只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中國節令和酒也有關聯;不時不飲,時節怎樣飲和飲甚麼酒,身為中國人,我們也應該懂一點吧!中國社會的風俗習慣,也和中國酒文化有著重要的關係。而中國酒文化正是中國美飲文化主要的部份;也是中國文化不可缺的且是絢爛的成份;本經為你提供全方位的知識。

如果你是個釀酒師,這本書提供你最現代化的釀製原理,你更不能不讀。

我是受過沙彌戒的佛門弟子,不提倡飲酒,更反對飲過量之酒。酒的害處和減少遺害的方法,這本書也著墨了,酒鬼們也應一讀。

中國酒和洋酒的分別在那裏?釀製方法的異同?你想知道?本書提供詳細的說明,你也應好好一讀吧!

中國酒和洋酒在自由市場競爭,各憑本領,優勝劣敗。如果中國酒不能決勝於國門之外,幾可斷言,連帶國內市場都將不保,對國家整體經濟影響很大。中國酒致勝之道,本書提供了研究的學理和結論,不管你是決策者還是推銷員,本書更不能不讀。

如果你對中國酒是個品味的欣賞者,本書更非一讀不可。

「中國酒經」在公元二○○二年十一月完稿,十二月臺灣市場出現假酒,宜蘭縣四季村有六位原住民喝假酒中毒致死,為了確定死因,還經過開棺驗屍,轟動一時;以後又陸續發生致死案件,引致公憤甚大。本書對假酒的陳述、討論和主張嚴格取締,不是洞燭先機嗎?假酒案發生不久,英國大酒商Diageo在倫敦地下捷運系統的沿線月臺,刊登詆毀臺灣產品的廣告。Diageo是軒尼詩XO、Johnny Walker等著名酒品牌銷臺的代理商,對臺灣產品的詆毀引起臺灣朝野嚴重的抗議;為了代理酒品在臺暢銷的巨大利益,英國酒商不得不道歉。如果Diageo刊登的廣告,是針對臺灣酒品牌並以四季村假酒案為例,臺灣還能抗議嗎?不只臺灣地區,中國酒的任何市場都有假酒、仿冒酒的存在。本書有暮鼓晨鐘的警惕,大家都應一讀。

我從小就好飲母親自釀的糯米酒,當時純屬好玩性質;一九六二年我到加拿大來,三年後從商,酬酢很多,少不了酒,但都是洋酒。一九九○年我到臺北服務,我的老師李定一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長、臺大歷史系教授)教我飲金門高粱;以便就地取材,從此就愛上中國酒。我在立法院服務時,大陸的名酒差不多都買得到,當然是走私入口的,價錢很高,且是知法犯法,算是特權階級吧。後來到香港服務,飲中國酒的機會更多,李老師過去還一度義務擔任過臺灣煙酒公賣局的評審人;對洋酒的鑑評經驗尤其豐富;他和我算是師生相得,又對酒有同好。李老師在七十年度來加,與我可謂無聚不飲不評;一直到今年(二○○二)五月他逝世,歷經三十年。我對酒的品嘗經驗,和鑑評能力是滿有信心的。

鑑於中國古籍所載的「酒經」,都是好酒者之言,談不上鑑評能力,更不知釀製酒的學理和經驗,僅屬外行人語。本書釀酒技術方面,由本書顧問江潤聰先生提供,他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唯一華裔註冊釀酒師,他從建酒廠到生產酒的全部過程,可以一手主導,不假外求。本書的釀酒的專業知識、技術和學理,他提供了精準的意見。因此,我們的合作,本書不但是「中國酒經」名實相符的第一本;而且是劃時代的,具備現代學理的。它為我們提供中國酒全面的知識,讓中國酒在洋酒的圍堵中殺出重圍。

本書在二○○二年完稿以後,又經多年徵詢各方專業的知識;多次修增,至二○○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十週年、加拿大國慶日)始全部定稿;於此又歷五年,敬呈於讀者之前,作中國酒文化重新發展的獻禮!

(作者誌於二○○七年七月一日)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