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第五回:康梁保皇到海外 華僑保命入洪門

 

中區舊唐人街的年代,在還沒有衝出大學街(University St.)之前的幾年,雖然中加已經建立邦交,但大陸還在文革的年代,與僑界的交往很冷淡。因此,終舊唐人街年代,還是右派社團的盛世。許多人因而有一個錯覺,以為國民黨在多倫多發展最早。實則不然,最早立社的是「洪門致公堂」,它才是多倫多社團最早的老大哥。

洪門原有反清復明的歷史信念,以清廷的政權穩固,洪門也變成普通的江湖結社。及洪秀全起義,洪門的反清思想一度復活。太平天國失敗以後,廣東僑鄉部分人士怕株連,紛紛走避海外,一部分到了北美。到康梁戊戌政變失敗,康梁出亡海外。康有為到了溫哥華、域多利一帶活動。並在翌年(己亥)在溫哥華與李福基、馮秀石、徐為經、駱月湖、劉康恆等創立「保皇會」,同年到維多利中華會館為光緒皇帝祝壽。康沒有到過多倫多,但到過渥太華,這些事蹟,都在梁啟超手抄本《南海先生詩文集》有記的。

康有為雖然政變失敗,但在近代中國思想史是佔一重要地位。其《上清帝第二書》、《上清帝第六書》、《進呈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考序》、《進呈日本明治變政考序》都是當年轟動一時的政治主張,受知於光緒。可惜滿清舊臣抱殘守闕,以致維新功敗垂成。康去亡海外,頗得當時華僑的擁戴,和孫中山倡導的革命,當然是南轅北轍。康的保皇立憲,和孫中山要打倒滿清,建立共和;也就水火不容。他們的思想分歧,也影響了北美華僑社會一度的分裂。

康有為的「保皇會」在溫哥華、域多利成立,當然觸動當時滿清舊勢力的痛恨,使館成為買兇暗殺保皇人士的黑手,有部分華僑,由於保命加入洪門,有的東來多倫多避一下鋒頭。

洪門在加拿大這個自由結社的國度裡,不必隱蔽,組織了「洪門致公堂」,由於人多勢眾,國內的政治勢力便滲透而爭取。孫中山也加入了組織,所以到黃花崗之役,致公堂竟把溫哥華的堂址典押了,義款親交孫先生匯到香港買軍械;還組織了敢死隊,到了香港等候命令。後來孫先生知道了,急電香港黨人,不準犧牲華僑青年,這批準備犧牲的加拿大華僑青年才得全身而返。我在唐人街開設地產公司的時候,有一位參加者,曾在我的公司門口賣「西洋菜」。我和他談起來,知道他姓黃而已,他已不願多談了。國民黨建政而又失敗,不體恤這些準備為黨犧牲的人,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是國民黨由興而衰的原因。

多倫多「洪門致公堂」,根據林環陔兄的憶舊,其創社元老應是李瑞文(臺山人)、呂成、林鶴年(新會人)等人。梁啟超曾到多倫多,也為洪門創建的《洪鐘時報》寫政論,伍憲子也是主要的撰稿人。《洪鐘時報》時當還是主張君主立憲。到辛亥革命成功,「保皇會」的勢力才消失。如果以正式成為當代平面媒體的報紙言,《洪鐘時報》應屬多市第一份。

「保皇會」有一段時期很昌盛,這和梁啟超這一枝健筆很有關係。康有為在學術的造詣遠超過他的政治主張。他的書法,在滿清一代確屬名筆,他著的《廣藝舟雙楫》,即使今天讀之,還是精闢絕倫。其他如《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序》、《禮運注》等,真令人敬佩他的博學,尤其是前者。對古籍經書的真偽,康的考據真令人佩服。我和他的孫子保延兄論交,也有幸結識其女同環女史,對康的著作大致都曾拜讀,以百年前之世,能有康南海之見解,誠屬不易。可惜他困於臣義,至死效忠光緒,以致政治思想漸為世所棄,應該不是聰明博學的長素(有為號)先生的不及,而是他不忍背棄故主之所失。康有為進士出身,舊學基礎深厚自不待言,惜生在末世而又逢懦弱的人主,康的政治理想無法施展。梁啟超不同,畢竟隔了一代,他又是個人才,漸漸便自有主張,最後與康老師漸行漸遠。我們讀《飲冰室文集》,可知他不但接受了民權思想,以後還在打倒帝制奮力一搏,對推翻袁世凱、打倒張勳復辟,梁啟超效力民國的努力,不應以過去保皇而一筆抹煞的。

「洪門致公堂」對創建民國的功勳,孫中山曾屢述,為黃花崗所押堂址,籌軍械、軍餉之費,要到民國成立以後才贖回。過去溫哥華「洪門致公堂」,得到民國元勳的表揚手跡、文物也最多。以多倫多而論,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李瑞文(致公堂創堂元老)尚在生,在舊唐人街經營友記合棧,一個人便捐出加幣一萬元。看官!你知道加拿大華僑,在三十年代的時候,有一段時期的工資叫做"Dollar Day"就是因整天的工資只有一元嗎?我在一九六二年到多倫多,銀行的女行員一週工資是四十五元。李瑞文的捐款在「9.18」事變不久,淞滬之戰期間,上海失守,全國震動的年代(1932)。一萬元可以在唐人街可買一棟。終抗戰之世,李在多倫多捐款,還是首屈一指。他不是國民黨人,是致公堂兄弟。

我初到多倫多,還到過友記合棧午餐。一碗梅菜扣肉才一元,白飯一大湯碗且任吃(不夠可再要),另加例湯免費的。如果放下小費25¢(老華僑叫「錢八」),企檯(侍者)已刮目相看了。可惜當時不識其人其事,即使相遇也不相識。現在想來,猶有餘憾!

多倫多「洪門致公堂」,雖然有一段時期成為「保皇會」一個重鎮,但不久即轉向革命,對支持倒袁運動和抗日戰爭,都有歷史可證的。可惜海外國民黨人,以該黨正式成為國內執政黨以後;未能秉承孫總理的遺志,視「洪門致公堂」為兄弟之黨,且由於擴充過速,組織日益龐大,有些趨炎附勢者乘時加入,以致國民黨內也良莠不齊,每有排擠洪門致公堂的情事發生,到黨報《醒華日報》發刊,又不能包容不同的言論,和《洪鐘時報》時生論戰。我們不能否認在人才上言,國民黨以當時得令之執政黨,人才萃薈,非洪門當時可及,正因為如此,國民黨就應「以大事小」保泰持盈,善待有功於民國的老大哥才是,不此之圖,致令好兄弟變成對手;這是失算的一著。我到多倫多時,《洪鐘時報》尚出版,總編輯是林普慶先生,他是個土生土長的華僑,中文程度在一般土生人士之上,但比起從國內選派出來,且是中山大學文名頗著的莫夏風先生,文字和編輯工夫當有些差距,且當時僑社和唐人街的活動,國民黨勢力如日中天,《洪鐘時報》不久便停刊,《醒華日報》成為多倫多唯一的報紙;一直到莫先生不容於接任的新社長,和一些朋友另創《快報》,才打破《醒華日報》一報獨大的局面。這已是後話了,容後再表。

《洪鐘時報》的鼎盛時期,當時康梁發表保皇、君主立憲言論和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派打筆戰的年代。看官,康梁雖然「戊戌政變」失敗,但變革維新的思想和要求已深入人心,而且就義的「六君子」,都是望重一時的維新人物,和那些腐朽的王公大吏,在民間的聲譽和評估相去太遠。維新的失敗,是孫中山的革命派擴張的轉折點;人民對清廷無藥可救的腐敗,正由維新失敗而證明;於是轉嫁到對革事業的期望。康梁出走海外,政治理想的論戰便燃點起來。孫中山不但是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國學深厚的一枝健筆,他的著作、書函、政治宣言,以至手令、慶弔詩文,立國之前從不假手於人。手書的毛筆字學成親王,有蘇東坡《寒食帖》的遺意,孫先生的才情過人而好學,造就他的學養和器量。他在香港大學(當時稱香港西醫大學堂)考個滿分畢業,至今尚無來者。《三民主義》原也是親手寫好的,但陳烔明的叛變,砲轟總統府給轟掉了,才在廣東高師演講結集。孫中山在立國前的政論,如《上李鴻章書》、《興中會宣言》、《中國問題的真解決》、《駁保皇報》、《敬告同鄉書》,文氣蓬勃,擲地有聲。

孫中山在海外鼓動風潮,行文義正詞嚴,且漢人久受壓迫;在國內不怕殺頭,也怕株連九族。但處身國外,沒有這種顧慮,革命的火種就燃燒起來。雖然康梁領導的「保皇會」,靠著兩人的光環、犀利的文筆,但畢竟保個連反抗慈禧這個老太婆的勇氣都沒有的懦弱皇帝,還是個異族的弱主。不管從現實政治的成績看、潮流看;以至民族存亡與大義來說,縱使生花妙筆,也經不起時間的檢驗。康有為的忠君思想,其不合時宜,終成一個歷史悲劇人物。梁啟超就不同,有勇氣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經過浴火重生的鳳凰,更光彩的生命開展著,看官,梁啟超有幾篇政治主張的文字,如《少年中國說》、《論自由》、《論國家思想》等就可看出他的轉變。

梁啟超是新會人,在多倫多落腳最早的;如以同鄉會的屬性來鑑評,應推新會人了。梁啟超來多倫多,這一層關係應算在內,絕不是臆測之詞。梁的文字風格,文白自然的結合,正是「飲冰體」的主要特色。文無古今,也沒有因為是語體文好?還是文言文好?其好壞在文氣、練字、佈局和內容。《文心雕龍》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論文章之好壞,在「文采和內容(質)的相得益彰(彬彬),能寫到這樣的文章才算最好(君子止於至善)的境界。」這是最簡單最直接的語譯。想不到譽滿臺灣且位在『資政』的『文斗』居然在一位廣東大老接受輔仁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時,在頌詞引用這兩句的釋義是:「對人彬彬有禮,是個社會的謙謙君子。」這兩句是論文章之好壞,不是論人的;其釋義也不是這樣。比「指鹿為馬」更荒謬。這些文字還印了出來。我是親臨盛會的。那一週的一個晚上,我到「富都大飯店」參加「羅漢茶」聊天,指出這文斗的錯誤。這一位大老說,本來請許大路先生寫,但他自告奮勇,我有什麼辦法。這是讀書未廣,浪得虛名而強出頭之弊。真擔心今日之中華民國,總統府的榮褒壽頌之類,陳水扁還是假他之手,搞幾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的頌詞;如臺灣還有讀書人,可能又是搖頭嘆惜了!

梁啟超的學生徐志摩棄了美麗的髮妻,奪了王賡(西點軍校畢業)的老婆陸小曼,在結婚典禮請老師致詞,給梁啟超結實的教訓一頓,梁的兒子梁思成,是個有名的建築師,家庭生活美滿。前年卻被一個身兼作家和電影老闆,拍了一部《人間四月天》,不但指撰寫徐陸的畸情,還扯起徐又與梁啟超的媳婦一段畸戀,以致梁思成的兒女要為父母,以事實來澄清,這種毀人名節的畸情、畸戀的小說,也對社會毒害。

這正是:分道康梁歸史冊,毀人名節悖倫常。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