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二》戲劇與現實人生

 

舞臺上的經歷

我對戲劇從小就喜愛,高陽小學沒有演戲的機會,但有唱遊組,我就參加了。到了二中,班會有游藝組,我也負責了。後來二中籌款起宿舍,公演一齣馳名當時的「萬世師表」。該劇有好幾個分場,歷時總有兩小時,全劇只有一個童角。學校就挑選了我。其餘的角色都由教師飾演。我那時剛入二中不久。公演的地點在譚家祠,連演數晚,都滿座。大概一因當地人的支持,二來鄉下少見這種娛樂,大家扶老攜幼,譚家祠擠滿了人群。

遺難香江以後,忙著找生活,沒有機會演劇了。後來到了臺灣讀書,課餘之暇,興趣已轉向寫作,也沒有演過劇。不過,我對話劇還是念念不忘的。到加後生活粗定,戲癮又復發作,演過幾次小型話劇。到一九七○年,為了和多倫多第一所華人安老院籌款,我參加「重見天日」(越劇十五貫改編)的演出。我第一次演歹角劉阿鼠,在土地廟那一場戲,過足了戲癮,一連兩晚,都滿了座。在賚路臣學院劇場,座位一千多。蕭芳芳後來來加表演,就在這個舞臺上。隔了兩年,為華僑公立學校籌經費,又參加「火燭小心」的演出,同樣在這個劇場,我演那個冒牌律師,也過足戲癮,成績不壞。

大概是一九七五年左右,香港影視藝員陳齊頌小姐旅加,在一個慶祝會上,和龍軍訪兄演一段「帝女花」的折子戲,扮相明麗。我想起「長生殿」劇中的楊貴妃,如果由她演出,會有很好的成績。我有一個構想,如果再配上簡家驄律師演唐明皇,影珍妮律師演梅妃,我演高力士又何妨,並由我執筆編劇。在一流劇場上演,為僑社的慈善事業籌款,這樣的配搭就夠瞧了。

我們是比較談得來的朋友,但各有各的業務,要安排在一起,常有顧此失彼之弊,雖然都有此心,其奈時間安排困難何。如果陳齊頌仍留在加,還是有實現的一日。可惜不久她回港發展去了,演出的計劃便成泡影。

階級鬥爭

從「凱旋」一劇的拒演,在我生命史上是值得一記的。要不然,我就可能像李瑞林那樣,畢業後便參加文工團,留在大陸,三十年間反複的鬥爭,也許會得意一時,但歸根結底,由於家庭的出身不良,身上烙著地主階級的印,肯定當了牛鬼蛇神。三十年來,我的家庭一直列為黑七類,就可以想像過半了。

共產黨人認為人類的愛恨決定在階級,只有階級的愛和階級的仇。從這一觀念伸引,無產階級不可能愛地主階級,因為彼此處在敵對的地位。地主階級剝削無產階級,是地主階級當政時的天經地義的事。同樣的道理,當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也就必然要對地主階級專政。這個理論,成了中共的教條以後,地主階級就成了鎮壓的對象,不管地主階級如何輸誠交心,也是徒然,因為敵對的階級沒有愛的存在,只有仇恨的鬥爭,你死我活的鬥爭,沒有妥協的餘地。三十年的事實証明,中共的確奉守著這個階級鬥爭的教條。直到毛澤東逝世,鄧小平復出以後,才準許一部分地主摘帽子。不過,這是不是權宜的「退潮」,在目前仍難逆料。因為中共說了不認賬的紀錄太多了。

「論人民民主專政」是毛澤東為中共政權施政作理論指導。民主只是幌子,專政才是實質的。在毛澤東的心中,「人民」二字是有別於普羅民眾,或普通的老百姓。許多人一廂情願把自己列入「人民」,和許多「異己分子」希望毛澤東寬大,同樣鑄成大錯!

階級烙印

在後來許多鬥爭中,中共動輒說那些異己分子「對黨有歷史仇恨」,「惡毒攻擊黨」,「惡毒攻擊毛主席」。其實是「欲加之罪」而已。許多善良的老百姓,在中共評定階級以前,還是「妾身未明」,誰知道屬於那一個階級呢?以我們僑鄉──四邑而論,許多華僑,一生辛勤在外國,到老落葉歸根,返回僑鄉,置幾畝田,用娛老景,做夢也想不到會被劃成地主,貽禍子孫的。但無情的烙印畢竟蓋上了。我到北美二十年,目睹老僑的艱辛,耳聞以前的種族歧視,對中共虐待歸國華僑和僑眷,其罪衍又更覺難恕。

像我們親房的幾家人,雖然都知道我們的家庭成分,在「新中國」的處境不妙。正如我的堂叔說:「為了國家民族有較好的前途。我們犧牲享受,犧牲私有財產,又有甚麼關係?」抱有同樣心情的人,恐怕不少。他們已甘心情願犧牲所有,適應「新社會」,那裏「對黨有歷史仇恨」?如果果真有那麼多被中共清算的人以前是反對中共的,中共能這樣迅速掩有大陸,而又那樣順利接管嗎?這是常識問題。實在是在中共羅織罪狀,硬加上「階級敵人」的頭上,藉此奪去他們生活的權利,甚至生存的權利。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