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中國節令的掌故與文學─七夕與中元

 

楓城子

沉李浮瓜三伏日

夏曆到了五月,天氣便熱起來了。中國傳統曆法稱夏曆或農曆,一季三個月,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月從初一開始,除一月稱作正月外,其他月份均依數目次序稱謂。

大的節令在中國曆法上是固定的,例如:端午節必在五月五日;但小節如「夏至」也在五月,但不是固定的,隨節氣而調整。今年夏至在五月初四,與去年不同。一旬為十日,剛好與曆法的天干相同,從甲乙丙丁到壬癸的十日。根據傳統曆法:「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這「三伏」是最熱的日子,今年「立秋」在六月廿二日(陽曆為八月七日),為什麼稱這最熱的日子為伏日?原來四時(季)相生相剋,也在五行的運作之中。例如:夏季屬火,秋季屬金,冬季屬水,春季屬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這是五行相生相剋。曆法以地為土,四時(季)的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故四時亦產生剋的因緣,夏屬火,是剋金的秋。而日法以天干為算,庚日屬金,因此,夏至後的第三庚為初伏,是屬金的庚日,伏於火炎之下。以此類推而有中伏和末伏,合為「三伏日」。這是出於《歷忌釋》:「四時代謝而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金也。」「三伏日」大概本出於此。

我國以農立國,六月是瓜果收成的季節;地上的瓜熟了,樹上的果也熟了,而會當暑熱蒸人,收成的瓜果冷吃才可消暑;而冰箱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六十年前中國城鄉還很少看到冰箱,大都用井水浸瓜果。瓜比李大,容易浮起,這就是文人所言的「沉李浮瓜」的獨特季節了。雖然當時沒有冰箱,但我國早就懂得製冰。《鄴中記》言:「石季龍於冰井臺藏冰,三伏之日以賜大臣。」《天寶遺事》記:「楊氏子弟每至伏日,使匠琢冰成山,周圍宴席間。」可知唐代時,已有冰雕巧匠的存在。當然,這種巧匠不多,像楊氏這種權傾朝野的豪門還可以供養得起就是了。冰雖然可以憑天冷時結成,但到三伏日還能存在,像帝家石季龍可以有寒井收藏,楊氏豪門還可以堆冰成山,當有不計工本的方法,但普通人家恐怕就不容易了。石楊兩家消暑三伏,《增補事類統編》有記:「石家之冰井還寒,楊氏之冰山乍琢。」

由此可知,「夏至」以後,相繼為「三伏日」的炎熱,故廣東人吃狗肉,要選在「夏至」之前,「夏至」以後的酷熱,不適宜吃燥熱性的狗肉,要多吃瓜果或流質多的湯餅。《歲時記》有言:「伏日作湯餅,名為『辟惡餅』。」燥補的食物不適宜,狗肉尚且油膩。因此,粵人喻狗的命運:「過得清明,過不了夏至!」清明尚帶寒意,還可吃狗肉;「夏至」後成酷暑,故「夏至」為吃狗肉的最後之日。狗能過得這個厄日,又可以多活一些時日。吃狗肉在現今社會被視作不文明的,這裡只說過去粵人嗜好,而非鼓勵這種不文明的嗜好。

大暑多吃瓜果,食料以清淡為主,自古已然。《世說》:「郗嘉賓詣謝(安)公,當風交扇,猶沾汗流,顧謝著故絹衣,食熱白粥,晏然無異。」大暑人已汗流浹背,謝安猶吃熱白粥,而晏然無異,可知「心靜自然涼」。但中國為美飲美食之族,三伏也講究飲酒避暑。《魏文帝典略》記劉松、袁紹有河朔(今之河北)避暑飲。《酉陽雜俎》記魏時有鄭公在三伏率賓僚避暑,取荷葉盛酒。大概有解暑之效。

杜甫有詩:「三伏忽已過,驕陽忽為霖,欲歸瀼西宅,阻北江浦深。」程曉有詩:「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今世能載子,觸熱到人家。」劉言吏:「望霖思潤碪,思吹候鳴條。」文徵明:「驚風梧葉常疑雨,窺戶薇花不是春。」都是詠「三伏」的詩。

銀漢橫秋話七夕

六月立秋以後,驕陽漸斂,天氣也漸漸轉涼。到了七月七日的晚上,就是曆法上的七夕,民間有個「天仙配」的故事,纏綿悱惻,又經騷人墨客的吟詠和傳誦,產生了許多附會的情節,不知賺了多少癡情兒女的嗟嘆和眼淚!七夕就這樣,上至君王,下及民間的癡男怨女,少有不對此夕不知不覺的,有的人並比喻為東方的情人節。

古人對天象,總有點神秘的感覺。東邊有一顆明亮的星,叫做「長庚」;西邊也有一顆叫做「啟明」。中間隔著點點的星群。這個天象,許多傳說因此而起了。「長庚」就是我們稱做「織女星」,西邊的「啟明」稱「牽牛」。隔著的星群稱銀河。傳說,天帝之女(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以婚後荒耕廢織,天帝怒,只準他們一年一會,就是排在七夕,可是相隔路遙,雖隔河相望,還得繞河而行,這是天帝的懲罰。幸得鵲群的憐憫,築起鵲橋,讓織女能過橋而來,與牽牛共度一年一次的良宵。這個故事又經許多騷人墨客的美麗附會,寫了許多名句,世上的癡男怨女也就深信不疑的傳誦下來了。

我們耳熟能詳的唐詩三百首,七言絕句約五十首,杜牧個人便佔了七首。他的七絕風格清絕,其中就有七夕<秋夕>之詠:「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長詩也有著名的白居易的<長恨歌>,其中便以七夕的誓言做全詩的結局:「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辭,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許多詩人每有對七夕吟詠,真是筆不勝筆,如李白:「銀河非鵲橋,非時將要適」李洞:「若能攜手隨仙令,皎皎銀河渡鵲橋」等都屬著名的唐人詩。

宋是詞的時代,大詞人秦觀(少游)也以<鵲橋仙>來詠七夕,此詞入選《白香詞譜》,成為範詞:「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此詞蕩氣迴腸,不知賺了多少癡情人的眼淚!

夏曆的編列很神妙,單數的月份同樣數字的日子,都是一個節令,如正月初一為元旦;三月初三為上巳;五月初五為端午;七月七日為七夕;九月初九為重陽。因此,七夕隨夏曆老早就存在了,不是唐宋因牛郎織女的故事才傳下來的。《漢武帝內傳》記:「七月七日,帝於承華殿齋,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東方朔曰:『西王母欲來。』」同傳亦記:「燃九華燈。」關於「鵲橋」的傳說也早已有之,如《淮南子》:「七夕烏鵲填河成橋渡織女。」《爾雅翼》:「相傳七日,牽牛與織女會於漢東,烏鵲為樑以渡,故毛皆脫去。」至於乞巧始於何時?也不可考。《感遇集》記:「郭子儀至銀州,七月七夕忽見空中駢車繡幄,一美女自天而下。子儀拜祝願賜長壽富貴。女曰:『大富貴亦壽考,後果貴盛,九十餘乃死。』」這個故事是說郭子儀向天孫(織女)乞富、乞貴、乞壽三種,但織女還給他考(即善終),引起世人於七夕向織女乞巧很多。《風土記》也記:「每多乞富、乞壽、乞子,但不得兼求,只能乞一樣。」這種風氣至唐大盛,大文豪柳宗元也有乞巧文。我記得有文笑他,但出於何人手筆,倒想不起來:「任他柳子能文,乞巧何曾得巧?」楊樸詩也說:「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幾多?」世人都在乞巧,織女又怎能一一滿足呢?像楊貴妃也乞巧,不但乞今生,還乞來生,和唐明皇續前緣,也算貪戀得有點過份了。李商隱詩:「他生未卜此生休。」這一生也未必能保,還怎樣乞來生呢?

近世乞巧者,女生多於男生,未婚者乞得如意郎,已婚者乞丈夫專一、乞子女,當然也乞富貴。男生乞什麼?倒是少聞。一般來說,乞巧拜牛女,多用果盤;鄉村除瓜果外,也兼自製糕餅、糖水,擺在當空天井或屋簷下,經過露水,有的覺得多了一重香粉,少女總認為織女已臨,言之鑿鑿,大家搶著吃。我生長鄉野,的確曾聞這些奇事。姑妄言之,當談助而已!

酬神拜鬼說中元

曆法上,七月還有個中元節,俗稱盂蘭節,有些人乾脆叫做鬼節,連七月份都算做鬼月。

根據傳說,中元節定在七月十五日。《修行記》:「七月中元乃大慶之月。」《道藏經》記:「七月十五,太上老君同元始天尊曾集福世界。」《道經》則另有記載:「七月十五,地靈官下人間,校定罪福。」大概這條記載,人間興起酬神的意念,希望下到人間的神,多賜福,少定罪。

《盂蘭盆經》言:「目連比丘救母事後,人因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削竹,飴臘剪綵,模花果之形。」說明盂蘭盆的演變,是世人知道目連救母的故事。對盂蘭盆的構造粉飾,憑崇敬鬼神之心做出來的。根據《天竺》云:「盂蘭倒懸之具,救器也。目連救母飢渴,如解倒懸之具。」令人布食味於盆,誤矣?」讀到這裡,令人啼笑皆非。原來,盂盆是解倒懸的工具,不是用來裝食品花果拜鬼神的。後來才積非成是,以盂蘭盆供神佛。《荊楚記》:「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民間當然是也包括拜陰間的先人了。但《夢華錄》言:「謂之盂蘭盆掛冥錢衣服在上焚之。」可知道是有人以不同方式利用盂蘭盆,不一定是裝食品花果酬神鬼的。但酬神鬼的功能沒有改變。大抵人間拜神佛的日子不少,拜鬼的節日不多。清明掃先塋,不算通拜鬼神,雖然盂蘭神鬼兼拜,但民間卻漸偏重一方了。

中元節出現的詩也不少,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王達宮詞:「看取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佚名見《廣事類》:「絳節飄飄空國來,中元朝拜上清迴。」還有虞拱、王禹稱等,對中元都有詩作留下。

(作者為旅加著名文學家)

男人的分類

張瑞華

僑協雜誌每期出刊前,均由編輯委員會召開兩次編審會議,逐篇審稿,其嚴謹用心可見一斑。

會後,至樓下的豪園飯店簡餐。餐敘上,諸位委員抓到一則話題,便天南地北的砍大山,旁聽者亦會心莞爾。

某日七夕剛過,聊到男女之間的情與愛。有位飽讀經書之士詼諧逗趣的說:

「會調情的男人,女人都說他是個壞男人;不會調情的男人,女人會大聲的說:你不是男人!」

(作者為豪園飯店員工)

沁園春

紀念包公千年誕辰

高淡然

甲申農曆二月十五日為包公一千年之誕辰,又適逢澳門包公廟建廟一百一十一週年。澳門政府特撥款維修,是日各界熱烈慶祝。特填詞一闕同賀:

本國聲威,外域名揚,皆稱包公。看千年誕辰,酬神活動,一番熱鬧,圓滿成功。滾滾長江,英雄淘盡,惟有青天在頂峰。長懷記,悵憑欄極目,路隔重重!

推崇正義高風,呼廉政,官邪實不容。頌鋤奸除暴,黎民共仰;敦廉守正,屈指誰同?鐵面無私,識標青史;笑比河清德望隆!歌政績,為萬民是保,盡顯神工!

(作者為旅美華僑)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