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飄零逋客,一代詞人
臺灣千禧總統大選,結果揭曉的第一個晚上,適值考試院前院長主任秘書祈宗漢先生邀宴,座中都是前任黨政要員:李煥、朱士烈、楚崧秋、蔣廉儒諸先生,我敬陪末座,氣氛原已低迷,幽婉的老歌:《南屏晚鐘》又播放著,更添幾分淒清。該歌的歌詞,是我熟悉的,乃出自名詞人陳蝶衣先生之手。
陳蝶衣原名陳滌夷,號逋客,別署玉鴛生,筆名有陳武、方忭、方勝、方達、方武、明瑤、辛夷、萩薏、葉綠、郎潑來、文流、鮑華等。江蘇武進人。生於宣統元年重陽節的前一天。父親是清末秀才,光緒廢科舉後,從此絕意仕途,到上海從事新聞工作。當年的文化人,收入比現在菲薄。陳蝶衣在十五歲即須自食其力,尚須稍補家計,不得已輟學隨父到了上海,在報館任抄寫練習生。從此,遠離鄉井,戰後轉至香港,直至今日,卜居粉嶺。陳蝶衣自少年時代與新聞工作結下不解緣,以後擴及文化、電影、播音和教育工作。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蝶老為電影主題曲和流行時代曲寫的歌詞,由作曲家譜成的歌曲,數量超過三千首,從四十至七十年代,風靡一時,至今到了廿一世紀,猶餘音嫋嫋,歷久不衰,這些百聽不厭的經典不朽名曲的歌詞,皆陳蝶衣借香草美人,抒發家國之愛的心聲。
二、電影報刊先驅,孤島文化鬥士
從七十年代開始,我是香港中國筆會的成員,蝶老已是資深的作家了。由於對他的景慕,常找機會親近他。蝶老是一位謙謙君子,他瘦削的身型,背已微彎了,像久負了天地與人間許多憂患,「為月憂雲,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這種天生菩薩心腸,何況他還背負了國家民族的苦難和時代的憂傷!
「我這一代人,真可謂歷盡劫波!」陳蝶衣有一次和我在筆會的餐敘上聊起身世說:「我出生應驗了『滿城風雨近重陽』這一句詩,生在重陽前一天的我,出生前真的風雨不斷,中國已歷經鴉片戰爭、中法戰爭、英法聯軍之役、八國聯軍入京與甲午戰爭;每一次都是割地賠款,早已民窮財盡,國家淪為半殖民地。民國成立以後,又經軍閥割據和混戰。地方不寧,家裡也沒有錢,我幼年讀書也是時斷時續;十五歲跟父親到報館抄寫,我沒有過童年的快樂。青年時代也在艱苦中度過。」當年七十多歲的陳蝶衣,清癯的臉上,刻有明顯的皺紋,應該是早歷風霜的痕跡。時代的煎熬使陳蝶衣早熟,他苦學的上進心,奠定了他文學、藝術的深厚基礎;而明湛溫柔的眼睛,不徐不疾的話語,謙虛的性格使他廣結善緣。一九三三年,尚屬青年廿四歲的陳蝶衣,便在洋場十里的上海創辦了《明星日報》,應是我國電影報刊的先驅;並主辦第一屆電影皇后的選舉,開中國選舉電影明星的先河,由當時的讀者、觀眾投票,胡蝶膺選后座。胡蝶就是馬君武詠張少帥的「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當行」的胡蝶了。後來有人考證:胡蝶並不認識張少帥,馬詩實屬風人諷語。但也可見胡蝶的當紅,由陳蝶衣再選「電影皇后」,更令她紅得發紫了。有《明星日報》的經歷,對陳蝶衣以後踏足電影的編劇和播音工作,做了涉足的初探。
一九三六年,日本發動蘆溝橋事件(七七事變),我國正式宣告全面抗戰。一九四一年,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上海成為日本圍困的孤島。陳蝶衣在那裡創辦了《萬象月刊》,首創了彩色封面,刊載許多宣揚愛國情操的作品,成為孤島青年的讀物,曾創造九次再版的佳績。翌年,應聘創辦綜合性的《春秋月刊》。陳蝶衣在國難方殷的時候,擔當了文化鬥士的工作。
三、「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陳蝶衣三字能給人深刻的印象,是他創作大量膾炙人口的歌詞。這些名歌,歷半世紀還在流行著,人以歌傳,陳蝶衣在當代應算首屈一指。在流行的時代曲還未正式面世的上一代,國劇(京戲)著名編劇家,捧紅了梅蘭芳的齊如山,捧紅了程硯秋的羅癭公,雖然也寫過不少國劇中的好歌詞。但產量還是不如陳蝶衣:又以國劇的普及不如時代曲,影響也難望陳的背項。齊、羅公分別專為梅、程腔調而寫,可謂一人之師,不若陳如眾星拱月的光芒。時代畢竟不同了,宋人說:「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唱柳三變(永)的詞。」這個形容,近代僅陳蝶衣一人堪比擬。
陳蝶衣國學基礎打得深厚,對文字駕馭的工夫了得,又以他過人的才情,而身處變動的大時代,眼見人間的悲歡離合,發而為聲,所寫歌詞,都能動人心弦。
陳蝶衣第一首歌詞,也是因為愛國心而起,當時正值抗戰時期,歌 舞片著名導演方沛霖,要籌備由周璇、黃河主演的《傾國傾城》。陳蝶衣以為國難方殷的時候,這個片名起得不祥,且對民眾的心理有負面作用。方導演接納他的建議,改為《鳳凰于飛》,還請他負責為周璇在片中演唱的兩首「主題曲」的撰寫,這是陳蝶衣初負盛名的起點。他初試啼聲,就將愛國的思想融入作品,香草美人,從來就是我國詩人心中感情寄託的對象,屈原的懷君念國正是如此。歐陽修的《南歌子》很直接地道出:「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對國家民族的癡愛,豈為風月之恨而抒?陳蝶衣寫以上這兩首電影主題曲。第一首的中心思想在這兩句:「在家的時候愛雙棲,出外的時候愛雙攜。」他說:「當你看到了戰爭毀了家園,逃難的時候失散了家人、愛侶。你會想起雙棲雙攜的幸福。誰毀了我們的家園,誰使我們大好的家庭妻離子散,骨肉乖分?在日本人佔領的淪陷區,也只可假借愛情的故事,抒發愛國思想了。」他再指出第二首的幾句:「分離不如雙棲好,珍重這花月良宵;分離不如雙攜好,且珍惜這青春年少。」他說:「既然雙棲好,還能雙棲的時候,就要維護這個家園不要被毀;雙攜比骨肉乖離好,青年們你應珍惜,就要起來保衛國家。」陳蝶衣感慨地說:「國家多難,一生辛苦作詞人,在不得已的環境中,你就得挖空心思,達成你對國家民族應負的責任,而又能保全性命於獸蹄之下,性命掉了,責任也落空了,多難!像《合家歡》也由周璇唱的插曲:『走遍千山萬水,嘗盡了苦辣甜酸,如今又回到了舊時庭院,聽到了燕語呢喃;孩子你靠近母親的懷抱,母親的懷抱溫暖……』舊時的庭院就是國家,母親的懷抱就政府。淪陷區的民眾,唱著重投母親的懷抱,不再作孤兒的憧憬,你想想心中的激動是怎樣?」陳蝶衣淒然中帶點安慰說:「『願將愛字作旌旆』,這是我寫歌詞的目的。」
抗日勝利後,陳蝶衣南來香港,在自由寫作的環境裡,開始了他寫作的黃金歲月。一九八七年,香港第十屆十大中文金曲評選會,為表揚陳蝶衣對中文歌曲的貢獻,頒予大會最高榮譽的「金針獎」。一九九六年,陳蝶衣又獲香港第十九屆CASH音樂成就大獎。一九九七年,行政院僑務委員會為表揚陳蝶衣卓越的貢獻,頒予「華光獎章」二獎。
陳蝶衣可算是我國時代(流行)曲最負盛名的作詞人,質與量的成就也最可觀。
四、閃閃星光亮,默默造星忙
近世我們看到傳媒捧歌星、電影明星所發揮的功效,也看到星起星沉的過程和金錢與勢力的利害關係。但從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結束,這一段歷四十年的日子裡,陳蝶衣製造了無數歌星、電影明星,所憑藉的不是金錢與勢力。他是規規矩矩的文藝工作者,憑藉的是他一顆熾烈的愛國心,深厚的國學基礎和過人的才華。更重要的,他完全以藝文工作者的純潔與執著,產生如此真摯感人的作品。他有過這樣一首小詩:「放眼看人世,當嫌棘刺多,不如忘固陋,琢句寫情歌。」雖然他自嘲是一位「枉拋心力作詞人」。然而在動亂、金錢與權勢糾結的濁流中,他純情摯愛,像一股清流,使棘刺的世途,固陋的人心,得到希望和淨化,贏得千千萬萬的知音,也因此製造了一個陳蝶衣的星空,使黑暗的大地享受著純潔的星輝。
由於陳蝶衣精緻感人的歌曲,有的明星從此出現了,已出現的又增添幾分光彩。星光閃閃的太多了,這裡只舉一些陳蝶衣的名作及其原唱人:《鳳凰于飛》、《前程萬里》、《合家歡》:周璇,《大登殿》、《長春》:李麗華,《我有一段情》:吳鶯音,《待嫁女兒心》:林黛,《南屏晚鐘》:崔萍,《香格里拉》:歐陽飛鶯,《情人的眼淚》:潘秀瓊,《春風吻上我的臉》、《何必旁人來說媒》:姚莉,《給我一個吻》:張露,《梁祝》(黃梅調) :靜婷。
陳蝶衣在歌曲的成就上,量產顯然較我國歷朝作家為多,而質並未遜色,我們不必厚今薄古,但以時代不同,同樣不可以厚古薄今。北宋文人用詞譜(調)作詞,配合小鼓來歌唱,即所謂鼓子詞,尤以南宋為盛。如趙令畤的《崔鶯鶯商調蝶戀花詞》,由十首蝶戀花和故事交雜總合而成,內容以元稹的《會真記》為骨幹。趙以此詞曲享譽不衰,惜量產不多。元朝為曲的時代,而元曲有「散曲」和「戲曲」之分。「散曲」只是歌唱,「戲曲」是有動作的表演而歌唱。「散曲」由宋詞演變而來,經過「鼓子詞」和「諸宮調」的揉合漸次形成的。曲是文學中的一種形式。文學隨時代而變,我國自新文化運動後,時代曲應運而生,漸次取代傳統歌曲而流行起來,因此俗稱「流行曲」。這是文學隨時代而變的必然趨勢,我們不能說元曲不如宋詞,時代曲不如元曲;好的還是好的,不會因新的形式必不如舊。元曲雜家關漢卿和馬致遠,在文學上享有盛名;陳蝶衣在時代曲的造詣,誰說比不上他們?而產量過之,則已成定論。因陳的時代曲較以上名家近似的散曲,絕不稍遜。元代的「戲曲」,似近世的電影主題曲,陳蝶衣亦是個中能手。而他在文學上另一種表現一一電影編劇的成就,亦是成就斐然的。他同樣製造了許多明星。
陳蝶衣首編的電影劇本《小鳳仙》,由李麗華、嚴俊主演。是港臺與海外在五十年代賣座的一齣好戲。以後還拍了續集,女主角還是李麗華,男主角換了黃河。這兩齣電影,使李麗華紅極一時,嚴俊、黃河也因而更熠熠發亮。《秋瑾》又是叫好叫座的電影,還是李麗華主演。《桃花江》、《百花公主》製造了「小野貓」鍾情這顆明星;《原野奇俠傳》主演的樂蒂; 《追》主演的林黛,都因陳蝶衣出色的劇本而得以發揮,奠定了以後的星運。這只是舉一反三的事實。他在劇本的創作,同樣出色當行,故其成就不會遜於關漢卿和馬致遠的論據在此。而比齊如山、羅癭公專為一人編寫的成就要大得多。
陳蝶衣最後編寫的電影劇本《紅樓夢》,演出者之一的李麗華,年華不復當年,轉飾賈母一角了。因此,陳蝶衣編寫的電影,首部和最後一部都由李麗華主演,非緣而何?他是信緣隨遇而安的人。
陳蝶衣說:「到一九五九年截止,自己的記錄:寫了電影劇本超過二十部。六十年代的十年沒有統計過,現在,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最後一齣是《紅樓夢》」。
五、見證歷史,心存文化
陳蝶衣的經歷,可以說是我國電影、時代曲活的資料室,圖書館。我國最早一代的電影明星,像胡蝶、周璇、阮玲玉、李麗華等,陳蝶衣都曾有過交誼或合作。
《傳記文學》發行人劉紹唐先生,就曾為了周璇的某些資料,到香港來向他求證。「香港電影資料館」,由電影人士口述歷史部份,陳蝶衣成為口述的要角。臺灣中華電視臺大型節目「勁歌金曲五十年」,陳蝶衣是唯一被邀請的歌曲作家,也只有他的半世紀寫歌曲的生涯,可以和這個節目結合,讓他為歷史見證。這個盛會,有老中青的代表性歌星參加,他們唱著陳蝶衣的作品,肯定他對當代歌曲的地位與貢獻。
一九九八年,陳蝶衣九十華誕,臺灣「警察廣播電臺」為慶祝他的生日,邀集了許多著名歌星,舉辦「流行名曲千萬首重陽節演唱會」。陳蝶衣的歌曲成為演唱的主軸。
記得一九九零年,我應約到香港見蝶衣先生,地點在九龍尖東的一個噴水池廣場。談的還是怎樣發揚中華文化,我記得陳蝶衣先生有這一段話:「我國號稱文化大國,連一個文化部都沒有,一間音樂學院也沒有,連一部代表民族的歌劇都沒有;真笑死人!」陳蝶衣在嘆氣聲中帶著激動。表情是那樣嚴肅。我想他是一位詞曲大家,對代表民族的歌劇,也許成竹在胸。我就問他這一方面的意見,他說:「意大利、西班牙的歌劇好多了,不必說。像英國也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美國有《國王與我》。我國要選一部能具民間普遍性的代表作,最好以《梁山伯與祝英臺》做歌劇故事的內容,又以黃梅調為主調,可兼用一些富有地方代表性小調和國劇的道白。」我說:「如果需要這個劇本時,你會當仁不讓嗎?」陳蝶衣很自信說:「可以,可以!」那時我是立法院委員,為此,我有對建立文化部的質詢。此事涉及行政院建制,非一時可就。但設立音樂學院,已得當時教育部長毛高文親口答應,將會選擇一所大學設立一個音樂學院。至於代表性的歌劇,毛高文也當場飭令相關人員,負責與陳蝶衣聯絡,這些立法院都有文書存證。我把這些消息都先後告訴蝶衣先生。他也認真地執筆寫起歌劇《梁山伯與祝英臺》來。後來並收集在一九九八年出版的《陳蝶衣劇作集》裡。可惜不久行政院改組,毛高文調職,此事竟人去政息,沒有下文。到我再去追查時,又經一番轉折,而我亦任期屆滿,派駐香港。對蝶衣先生的期望,難以達成,頗感仄然!《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歌劇,是陳蝶衣晚年對我國文化珍貴的獻禮,環誦之餘,深感其心血注於此者特多。當兩岸重視文化傳承之日,即此歌劇上演之時。我對陳蝶衣的代表作充滿信心。
六、東望長在憶,終老白雲隈
如果當代要選一個中國藝術家庭,我會選陳蝶衣這一家。夫人梁佩瓊女士,同樣是一位詞人,著有《板橋對唱》、《何必去燒香》、《桔梗謠》等歌詞。長子陳燮陽是上海交響樂團團長;長女陳力行為南京合唱團團長兼主唱,次子陳志陽是著名化妝師。
陳蝶衣手寫的詩稿四十餘冊,出版的有《花窠詩葉》。我與他算是忘年之交的詩友。臺灣大選後的變局,我有《臺灣即事》絕句四首,奉詒陳蝶衣先生索和,不久接其和詩,錄之以證當年九二高齡的詞人,言深而旨遠,猶以文化道統為念:
身閒心怯首重回,歎述特多時命哀。
惟有東望長在憶,春臺盡是水樓臺。
老去偏勞年矢催,允宜終老白雲隈;
隊歌響徹歡聲後,黃耇無疆背亦臺。
喜戚無關越視秦,茍安負盡客中身。
曰歸歸向山林臥,變置吳民作逸民。
達觀專屬達官身,觀釁常能日日新,
由得海箍圍繞外,支離飄泊有畸人。
陳詩意在言外,不失詞人蘊厚之旨。不管「輪替」也好,「變天」也好,他還是「東望長在憶」這個文化故國的。
七、世紀作家的儒行健者
我自一九九五年辭職退休,每年到港都靠胡振海(作家,筆名野火)先生帶我到粉嶺見蝶公。自胡兄逝世,只能在電話聯絡。這幾年,蝶公重聽日益嚴重,遂至問非所答,文友亦漸少見他的蹤影,傳聞日多,不勝繫念。今歲歸港,幸聯絡上他的夫人,才知蝶公風采健在,始放下心頭大石。他已是九十九高齡了。
蝶公不但歌詞名重藝壇,劇本的編寫,亦允為當代健筆,均得力於他自學的深厚國學基礎。近年已出版的《花窠詩葉》上中下三大冊,上冊凡十四卷,成集時年九十一。中下兩冊,成集年份未註,共詩一千四百六十首,詞六十闕。蝶公又為古典詩詞當代能手,更無可疑,他的練歷,橫貫憂患的二十世紀,積學而工深,有老杜詩風,情感又豐富,能兼李商隱之長。除詩集外,蝶公又著有《說噱談唱》、《香港銀壇秘史》等書,風行一時。
縱觀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很難找到和陳蝶衣先生這樣一位全方位的寫作人,作品包括時代曲歌詞、新詩、古典詩、電影劇本、歌劇、文藝批評、小品,產量多而質精。因此無法將他局限於歸類定位,堪足稱為世紀作家。他還是一個儒行的實踐者,謙躬仁厚,他還是一個傳統的,先憂後樂的讀書人。
本文撰成後,收到香港方寬烈先生的信,得知蝶公已於十月十四日仙逝。拙文原定在本刊上一期刊出,因郵耽而押後,而蝶老先大去矣。又因旅中未能至靈前一奠為憾,謹心瓣一片而誄之曰:
蝶衣敵意滌東夷,歌詞正是寄情家破淚,*
詩集花窠離別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注 釋
*荻薏隱「敵意」 ,滌夷隱『「滌洗東夷」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