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香港五區總辭,全民起義麼?

 

香港泛民主黨派認為特區政府,遲遲未能落實政制改革,普選行政長官、立法會議員;也缺乏機制可以和中央政府溝通,得到的間接消息,都是透過親中央的人士或黨派,每多口徑劃一說《循序漸進》或其他相應的空泛之詞。從《回歸》到現在,十二年過去了,沒有實質的時間表或承諾;因此《社民連》在應屆將滿任的時候;建議民主黨派在香港、九龍、新界劃分全港的五大選舉區,每區派一個議員出來辭職,辭職的理由,就是不滿特區政府未落實普選的進程;根據《基本法》的規定,議員辭職必須補選。泛民主黨派辭職的議員將重新豋記為候選人,和親中央的政黨所推出來的候選人較量。由於補選的議題只有一個:普選行政長官、立法議員和相關問題;將落實《港人治港》的時間表和相關問題訴諸於民;這就是泛民主黨派所稱的《變相公投》的要義。

殖民地政府與特區政府管治的同異

香港在英國殖民地政府統治下經歷一百五十年;當然談不上民主,英政府只任命香港總督,賦予管治全權。但英國人的法治精神是香港人所信賴的制度,只要守法拚搏,可以享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港人就這樣培養出守法拚搏的精神;加上文官制度的保障,公務員依法行政,也算得上有效率的管治隊伍。廉政公署成立後懲治葛柏等英人高官,使香港肅清貪污立竿見影。彭定康總督座車被罰已不是新聞。這是香港能發展起來的兩大主因。此外,英國人有一套行之已久而有效的統治殖民地的方法,就是委任和勲銜制度,說不好聽就是選一批傀儡;但總督能利用委任而選出社會菁英,成為運作的機制,解決民意有可洩的管道。勲銜分等級,頒與負時望或著有功勞的高級公務員做退休酬庸;政府對勲銜者的意見、為民投訴都特別重視,行之有素,增加民間的信賴和政府的威信。

行政長官根據香港基本法產生。基本法有個《推委會》,由四百成員選舉出來的,雖然中央也營造民主選舉的氣氛,但由於《推委會》的成員由中央任命,選出後的行政長官還須中央任命的兩重保證。主要官員經行政長官提名,也還得經中央任命。政策雖經行政會議通過等,和其他機制的制約。與殖民地總督全權處理、全盤負責的機制不同,本文不論其優劣。委任與勲銜制的施行,特區政府比殖民地政府更多,但選拔、任命、功能各有不同;效果也各有所異。我們看到回歸後每年都有市民的抗爭和示威,顯然易見,市民可洩的管道似大不如前,是機制出了毛病,還是港人出了毛病?

《港英餘孽》與《擦鞋仔》

根據學理來分析香港當然可以,但非短文能盡;不如用現狀說明。在決定香港前途的中英談判之前,香港社會大致維持一個起碼和平相處的局面。香港一直是左右《分庭抗禮》;這是歴史的種因和殖民地政府的左右平衡手段結合的成果。左右都清楚,即使對抗也都能守法。但自中國政府表明收回香港的決心,為有利於談判造勢;兩派都被直接指揮間接鼓勵下、壁壘森嚴的對抗;甚至不惜幕後走上臺前帶頭助陣。如《港英餘孽》、《千古罪人》、《逢中必反》等;另一方面對支持中國的人士,每以《擦鞋仔》譏諷;事緣有反共報章刊出一則談判期間的新聞:有一位業擦鞋人士,願意免費為來自祖國(又稱《北大人》)的談判代表擦鞋。以後成了諂媚、無異議的服從、無條件的效忠語。這不只指擦鞋業者或下層言,也指上層階層言。雙方尖銳的諷刺,在談判角力中撕裂了族群;到現在都無法癒合。《回歸》以後已沒有傳統右派可言,但談判期中的彭定康政改方案得予通過;立法會議員全部由港人一人一票選出,支持港英政府的人士幾全部勝出,激化了對立,中國中央不承認,這是回歸後解散立法會,根據基本法的委任和選任的分配,不再是全部議席都由港人一人一票產生了。種下部分港人要求政改直選的理由。有這些認知的人士,被稱為泛民主派,組織的問政團體,稱做民主黨派。親中國政府的人士所組織的問政團體,稱做《建制黨派》;起這個名字是個高手,避開支持中央的色彩而標榜建立制度。但兩派立場是明顯對立的。

北京的驚訝與港人的無奈

這個小標題,是香港《回歸》以後中央與港人關係最親切的寫照;其傳神亦是前人所未道。照理香港有這麼多派駐的中央與地方機構,內地還有專責研究港情的組織,為什麼中央對香港政策和一些官員的言論,往往引起港人極大的反感?大概的幾個原因:報喜不報憂、管治思維模式和大陸相同、只相信《擦鞋仔》才是自己人、一切忠言都是別有用心的。當壞的後果出現,又自有擦鞋人來一番譴責的說詞,在這樣層層的誤導下。異見人士包括民主黨派都無法下情上達。

特區政府在港人心目中只是個執行機制,和殖民地政府執行總督的行政命令沒有兩樣。曾蔭權比董建華更無作為,習慣擅於揣摩上級、當個恭謹的事務官。他的《競選》就是《我做好呢份工!》能想他有什麼作為嗎!就這樣十二年過去,港人期待基本法的:最終達成普選行政長官、立法議員,到今天還是原地踏步。這種無奈已寫在臉上。

自信與包容

如果真是港英餘孽,早就在《回歸》前離開了,留在香港的人,已將香港視為安身立命之地;至少也有捨不得離開的理由。這些都是香港安定的因素,硬把這些願意留下來的港人,劃歸成亂港份子而不是愛港份子;是多麼可惜的錯誤!迷信一分為二的邏輯或輕信《愛國人士》的挑撥不是庸人自擾?自信才能包容,即使是政見不合也不過是書生論政。中視報導港澳辦聲明:指《五區公投運動公然挑戰基本法。》根據民主派的說法,也不過是《變相公投》,這和正式的《公投》還有差距;和《公投運動》就更遠了。急不及待表態支持人士來一批:如范徐麗泰的《相信港澳辦擔心市民被誤導才發表聲明,以清香港並沒有公投。》譚惠珠的《香港不是個主權國家》。這些表態人士說了等於沒說,是誰都知道的常識;只增加港人的輕視。前司法司長梁愛詩真不枉裁培:《修法不補選。》自然又是可議的說詞,說修就修,基本法還有公信力嗎?民主黨派更觸動中央的神經,那就是聽取一個廣告商的建議,把五區補選因已包括所有選區,用一個聳動宣傳口號,在《全民起解》、《全民起動》到最後用《全民起義》。這個原是催促選民要重視的一次投票的宣傳口號;竟被挑撥成港人要起來革命、反抗中央。這是不是建制派自己估算選不過人的下臺階?就是杯葛不選的策略,能獲中央同意;使民主黨派變相公投的希望落空?民主黨派已如箭在弦,辭職補選似勢所難免。尤希中央多了解港人,將普選提上議程,無論對香港、對大陸和臺灣都是有力的號召。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