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司徒華:平凡而不平凡的一生(2011-01-09)

 

司徒華先生在十一年一月二日逝世,到今天已過了一周。香港沒有一個媒體不作頭條新聞處理;有的甚至以整頁頭版刊出。我所見到的海外大報,也全數像香港媒體一樣。因此,出現幾個報紙的社論或重要評論都認定:香港自立埠以來,沒有人對同時期的香港人的影響比司徒華大;並預言他死後,也將沒有誰的死後比他對香港人的影響大。換言之,不論生死,司徒華對香港人影響最大!其實,他只是個貧苦出身、終身執業教師的人;而他的逝世,卻牽動了千萬人心。在這一週裡,他的事蹟,海外中國人少有人不說司徒華。他的錄音式的回憶錄也在今天的網站出現了!他的事功、政治主張和理念,眾多媒體、他的朋友和追隨者都有報導,我就不說了!我是他的小同鄉,也算相識多年;只說一、他的成長過程;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或有助對他的瞭解。

 

香港自中、英協議,確定香港九七回歸;在基本法草訂期間有許多爭拗,民間也有許多不滿。當時司徒華和李柱銘,已隱然成為港人向中國爭取民主的代表人物。他們第一次分訪北京(司徒華)、倫敦(李柱銘)的集會上;我適到香港旅遊,被一些朋友拉著同行;從此認識了他。姓司徒的,全中國只有廣東開平市中的一隅之地,但司徒的子孫,每一代都有聞名全國的;這是開平人都知道的事。就以現代來說,例如老一代的,被毛澤東視為朋友的美國華僑司徒美堂先生(已故);後一代的司徒福上將(已故),是蔣介石在臺灣時代的空軍總司令。接下來就是去世的司徒華了。都享大名的人。由於同鄉見面三分親,雖不常見,但每年接到他的聖誕咭是少不了的!他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我們知道他終身不娶,原因是他有個一生唯一的情人早逝,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了!再如他在臨終的日子裡,扶病到父親墳墓致祭;也表現了人世間的父子恩情。又如他在零八年六月十五日給我的信說:‘我於1948年清明,曾回〈赤水〉掃墓,自此至今,已六十年沒有回去了。故鄉母親的墓,每年只匯款給親戚代為拜祭!’他真是個孝子賢孫。他的弟弟在香港新華社任職至退休,前幾天公開站出來揄揚哥哥,並不避諱說明哥哥的遺志,有起頑立懦的氣勢,這是生死真情的表現,什麼都無可相論了;龍兄虎弟,真是我邑人之光!追隨司徒華的人,每以華叔而不名,難以數計,華叔重情重義!我們對他的為國為民的情義,又還有什麼質疑呢!

 

司徒華是個典型的讀書人,和他相交,他會全心全意以誠相待;〈菜根譚〉:‘交友以誠,疑則不誠矣。’他真的能做到。由於我們是小同鄉,他在鄉那一段求學的日子,在通信時很詳細的告訴我:‘我出生於香港。1941128日,太平洋戰事爆發,日軍佔領香港。翌年初,因飢餓所迫,舉家返回故鄉開平赤坎。這是我第一次踏足國土。9月升中,本擬入讀開平中學,但已錯過報名期,便入讀赤坎上埠的私立越山中學。讀了一年,19439月轉入開中讀初中二。那時校長便是方惠民(我的姑丈)。194478月,日軍攻佔三埠(開平市府所在),我家逃難到赤水,開中搬遷到塘口,相距一百華里,但家裡仍讓我去升讀中三。家母姓方,外家在塘口。那時她雖已病逝,但有親戚,我寄住她親戚家裡。剛考完初中會考,日軍又攻佔赤坎,幸而不久宣佈投降,結束了戰事。我領得初中畢業證書。194510月,舉家返港。因私立中文中學學費太貴,便轉讀油蔴地官立書院,再升讀皇仁書院。19517月畢業。往事如酒,越老越醇。’這是司徒華親筆寫他青少年的遷播和求學的往事,連日子都寫得清清楚楚。少年逃難的經歷,也許是他強烈的愛國心、赤誠的民族主義者的種因吧!

 

我曾在一個專欄揄揚他毫不為己的獻身民主。他來信說:‘愧不敢當;“他一生得到什麼?”(這是我的內文中一句)我只求心安理得,事自省後而無悔,是從不計較別人怎樣看的。1985年立法局首次有民選議席,我的競選口號只有八個字:〈鞠躬盡瘁,貫徹始終。〉現在仍抱著這樣的宗旨。’他的貫徹意志,真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和氣概。2009年,是他最後一次到多倫多來,自認體力不如前,這還是第一次聽到他對身體狀況的洩氣語;但他對平反是樂觀的,並預估2022年可以實現。他從左傾青年轉到堅決的對立;老而彌篤。他勞累過了一生,他只卑微求‘心安理得’而已!他真的‘拍拍衣袖,不帶一絲雲彩。’這正是他的平凡而不平凡之處。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