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的連任與希拉蕊的報告(2011-10-02)
 
二戰後,美國兩黨交替執政;不管那一党,連任的和不能連任的,大概比率是各占一半。唯一的例外,共和黨的雷根連任後,其副總統老布殊還是當選了一屆;共連續了十二年,算是二戰後,以一黨而連續三任罕見之例。美國人對總統的選擇,首重經濟。所以四年前奧巴馬的當選:一是布殊代表共和黨已連任過;二是布殊的經濟搞得不好。兩者兼備,所以民主黨的候選人,不管是誰,躺著來選也會勝出。如今時移勢易,「金融海嘯」出現,是始自奧任內美國雷曼公司的破產,其後在奧巴馬政府處理下,至今還看不出能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儘管在其他外交、反恐有一定的成就,但內政以經濟民生為首務的美國;人民就未必輕易原諒他了。荷包縮水了,每個人都一摸即知,這是最現實的問題。奧巴馬連任之路,可謂荊棘滿途,實在不易。
我在奧巴馬當選之初,清楚說明這是美國超霸的轉捩點。民主黨的侯選人,不是奧巴馬就是現任的國務希拉蕊。這已說明不會是美國二百年來的傳統,由白人男性執掌總統大位。
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國勢如旭日初升,一直至超霸。然而旭日不會停在正午而定止,也不會走回頭軌跡,一定從此西墜。自然界如此,國家民族的興替也如此,只是緩急的時間問題。「金融海嘯」即使不來,也會有其他問題發生,是拖延了轉捩時刻,不是改變西墜的軌跡。我這個論調,在這個博客發表的,三年以後,美國有兩個著名作家T.
Friedman, M. Mandelbaum剛出了一本書《我們曾經這樣》(That used to be us)指出美國過去的興盛,而今不再;已失去原有的地位。批評美國只有兩個政黨之爭,選民被迫沒有其他選擇,因此應有第三個政黨出現,才不會讓政治阻礙了經濟。並指出:美國由盛而衰,問題不在中國的崛起而在美國的本身。這種論調我在三年前已說過了。
面對美國的退潮,世界戰略自然不復舊觀。大政治家必需有洞燭先機的敏感;無論兩岸哪一邊,都應有準備才好。
今年九月間的維琪解碼,揭露了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國會的報告結論《臺灣與中國》:她對兩岸都不懷好意。對臺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認為都是愚弄臺灣人民的。罵國民黨是個獨裁政權,只是借殻(中國)上市,馬英九和大陸搭起熱線,恐被揭發,才允許美國牛肉進口。希拉蕊的淺薄真教人恐怖。今天的國民黨,你罵她無能也還罷了,罵她獨裁是罵不沾鍋的馬英九嗎?臺灣人民正在氣馬英九不夠魄力;她卻罵他獨裁。如果馬英九搭起大陸熱線,還需要她親自出馬嗎?通知民進黨便可。好在狂牛肉簽訂了,臺灣人民大反對,馬政府立即臨崖勒馬。美國老羞成怒了!美國賣過時戰機,和賣狂牛肉的心態不是一樣的嗎?得了便宜還賣乖,她利用臺灣又欺負。她也罵大陸:沒有美國這個經濟視窗,大陸會變成個大荒漠;臺灣不是中國的,中國到處掠奪鄰邦的土地。希拉蕊說她已聯絡好日本和澳洲,這兩國的海上核武超越中國,必要時三國聯合解決中國。這些論調,未見國務院否認過。但被前述的兩位作家的新著否決了;美國由盛而衰與中國沒有必然的關係。尤有甚者希拉蕊居然把亞洲的安定,是美、蘇合作的成果;這是身為中國人最有切膚之痛的記憶。日本已蹂躪中國的時候,美國還大量供給日本廢鐵,如果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會支持中國抗戰?美蘇的密約,是中國失去外蒙;雅爾達協定,也是美蘇勾結支配亞洲、造成戰後亞洲的戰亂;莫不是美蘇無視亞洲人的意願的結果。歐洲的勢力瓜分,同樣是美蘇勾結的結果。這是過去產生兩個超霸的基礎和原因。希拉蕊的論調太危險了!戰爭常因判斷錯誤而發生,美國已不諱言:不做老二。只做一哥超霸;對外戰爭常被利用轉移內困的手段,美國有豐富的經驗,不可不防。這是一個中華民族、海外中國良心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