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柒、檢討形勢、智慧抉擇

 

臺灣的困局,有由本身主體發展的形成:自然的、歷史性的和現實社會、政治環境等因素;也有客觀的、另類成因等潛因而發展出來的;都在上述的章節提到。要打破困局,才能脫困;脫困才能突圍;突圍才能海闊天空,不受羈勒、不自困或被困於牢籠。相對而言,臺灣還算是小幅員、少人口的地區。面對大國、大勢力、大環境的對手,要週旋諸大之間,當然須要大智慧,才可以脫困突圍。《唯智者能以小事大。》當是至理的名言。

要因應諸大,非先去了解,自己才立於不敗之地。臺灣長期親美,過去當有求生存的必要手段與目的。積了數十年對美外交的經驗,也受盡美國的屈辱;而美國還是個超霸的今日,但世界沒有永久的霸權;也沒有永久甘心被人支配的主權;臺灣應該怎樣自處,在生存與脫困之間,怎樣才是對美最有利於己的政策?就先應檢視目前的形勢。臺灣與美關係最密切、亦最有利害關係,當首推美國。也當然先應對美現狀和對美政策的檢視。

一、  對美現狀的檢視及因應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過去的急功近利、窮奢極侈的結果終於自食惡果。最大的惡果:前者是自然環境破壞殆盡,演變成地球暖化、空氣水源污染、水旱兩災、暴風暴雪;地球內層板塊移動,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為害。天文物理學家霍金預言,人類將會八十年後毀滅。後者惡果:造成信用無限擴大,終於泡沫化,金融海嘯爆發。天災人禍,交結成人類世界同歸於盡的末世景象。

自然災害,一次比一次劇烈,一年比一年的發生頻率增加。這些真不知人類何以善後。至於人禍,特別是美國無限制的信用擴張,來維持其龐大的軍費;這是二十年來超級霸權付出的代價。過去美國佔世界幾近一半的財富,金融海嘯後露底了,只有百分之二十。各國仍以美元為銀行發行貨幣的基本金,而美元早已廢棄金本位制,只以美政府的信用為保証。這一次海嘯,已暴露美國政府再無力負担,而讓多個百年信貸銀行破產。美國的信用還能保証什麼?美國却還揚言繼續其美元「量化」,來維持其經濟的持續發展。這種乞靈於印鈔機的政策,竟無視全世界以美元為貨幣基本金的價值,依浮濫的美元流通量而迅速遞減。美國政府無視濫印美元,乃強迫世界為美國通貨膨脹買單。由此可知,美國的國力在迅速消褪中,而此時此刻,美還在揚言重新加入太平洋事務。這是欲蓋彌彰的宣告。

美國什麽時候退出過干預太平洋事務;既沒有退出,何來「重新加入」。可知這正是她逐漸退出的先聲。這正是孫子兵法所謂:弱者示之以強的兵法詭道。我們試數一下美軍在亞洲多少個駐軍基地。從日本本土和外島的冲繩縣、南韓、菲律賓、越南、大馬;每一地區都有駐軍基地。執筆到修定這一刻(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中旬),美國又宣告與澳洲政府達成協定,又在澳洲達爾文建立新的軍事基地,並駐防海軍陸戰隊五百到一千兵員。這是歐巴馬第一次親訪澳首都時,毫不諱言建立該基地,雖然還說是以澳政府的意願為準,不作自行决定行動;這只是外交辭令,避免喧賓奪主而已。軍費龐大的支出,既是美國每年赤字直接的主要成因;到今天仍難稍改,主要還是做老大心態。間接是「量化」印鈔票的實際措施。本來美國以財赤,不得不撤銷若干太平洋原有的駐軍基地,應會是必行的政策;這是形勢比人强的結果。但為什麼又增設澳洲達爾文駐軍呢?就是南亞海域豐富的海底資源,該地更接近中國南海海域,美國挑撥南亞諸國捲入争奪,使單純的海域又成國際化。菲、越近日相信美國「重新加入太平洋事務」,對爭奪中國南海主權升溫,雖是昧於時勢;正因為如此,美國能挑動這些地區,就是牽制大陸,代替美軍駐防產生同樣效果。的確有孫子兵法的「上兵伐謀」的妙算。由此可之,美國敵視中國之心,還是無所不在的。過去美國重歐輕亞,美國版圖橫接大西洋與太平洋;英倫海峽之國際事務的衝突、英國與愛爾蘭之抗争;美國那有過為此地區的和平安定而駐軍、促使事件國際化;今日溫家寶在東恊會議席上明確表示:拒絕不相關國家參加談判,應是對美而言;也是原則性不容稍有猶豫的主權問題。

美國自獨立戰爭後,以地大物博而迅速崛起;並迅速参加大平洋事務。一八四四年(道光二十四年) 就與中國訂立條釣,這還比馬、恩發表「共產黨宣言」(一八四八年) 還早了四年,比太平天國的建立(一八五一年) 早了七年。可知美國與中國關係建立早而日益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世界稱霸大國至今,這近七十年來,雖有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衰退;和蘇聯崛起曾一度受到威脅,曾有退守本土的「門羅主義」的打算;但其國力深厚,終於克服。至本世紀的「金融海嘯」,美國的財政赤字才徹底露了底。時正值歐巴馬當選,他在競選中表現辯才無礙和反應敏捷,應為新世代的傑出領導人。我在他當選時寫過一篇長文的專欄,歐巴馬的傑出,只能緩和美國滑落速度,正如二戰英國出了一位大政治家邱吉爾一樣,仍無法恢復英國當年的雄風。到我執筆修改本文時,美國出現國際信貸評級有史以來第一次被降級;美國人民忽然興起渴望有一個像邱吉爾的大政治家在美國出現。我又曾作個比喻,美國的興起就像太陽到了正午,不會重回旭日初升的軌道。美國無法長期獨霸世界,是顯而易見。我們看到歐巴馬只有五成把握,能乾坤一擲地擊殺賓拉登。又在中東革命烽煙中,主張以巴和解:以色列退回立國時的疆界,這種霹靂手段,非有大氣魄的總統,難有如此英明的當機立斷的勇氣。美國和以色列是何等密切的關係,猶太人在美國的勢力何等巨大;歐巴馬敢作這樣決定,絕非稍存一點鄉願者所為。我們可知美國在當前主客形勢下,不得不、至少暫時減少國際事務的干預,先使美國恢復經濟榮景,充實國力再作東山再起;這無疑是當前歐巴馬的全球政略;從他的崛起,到今信貸降級,這三年當中,美國國力的衰退,直是每下愈况,能言善辯的歐巴馬顯然計窮力竭,過去的鋒芒已不再,即使利比亞狂人在北約軍事介入後,終於陳屍公開;難道美國不是促使北約參加的主要力量?誰是美國政府的領導人?但歐巴馬的連任並不樂觀;過去老布希贏了科威特之戰,民望百分之九十,竟然輸給小州長克林頓,就是輸在經濟不景;而且還沒有到今天的地步!歐巴馬的連任能樂觀嗎?臺灣如果還看不出這個勢態,就真朝中無人了!即使能連任,美對外是兩黨政策揉合的决定,誰執政都不會為臺灣而戰,亦早已公告。難道在這個艱難時刻逆轉國策嗎?面對美國的退潮,臺灣必須有此心理準備,並且不能墨守成規,才可以破繭而出,就是要打破困局;在美國的退潮、世界新的政略佈局中脫穎而出。

二、  美國財政的困境

本書也在修訂期間,適逢美國在朝在野對債務危機處理,幾經角力;最後還是勉強採取以推遲了系統性解決方案,只作暫緩性而渡過災難滅頂的金融海嘯作妥協通過。可知美國的債務危機依然存在,並無徹底解決;半世紀以來,美國寅吃卯糧及無度揮霍,何能一朝解決?就在兩院通過的一天,俄羅斯的普京總理批評:美國無法解決債務,將會對所有國家都造成影響,特別是持有大量美債的國家:如俄羅斯、中國、日本等。‘美國還據此宣佈美元貶值,把自己問題的部分負擔,轉嫁到全球經濟頭上。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世界經濟和美元壟斷的地位,過着寄生蟲的生活!’真可謂一針見血之言。

美國過去的富有,是均富的藏富於民;中產階級人口佔重最大,因而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吸引全世界供應商的商品到美國去分一杯羹。因此,美國的繁榮或衰退;都對世界經濟發生巨大的影響。美國金融海嘯發生以後,金融產品的受害者,多數為中產階級人士,以致社會佔重最大的群體,突然間萎縮下去。許多中產階級變成無產階級,消費市場影響生產供應,以致失業日多形成惡性循環。中產階級的萎縮、貧窮增多,出現貧富大差距;人民歸咎於金融資本家不擇手段的掠奪,這才是金融海嘯發生之源、從富有到貧窮之因。人民的醒覺,發生了窮人佔領象徵金融中心、資本家巢穴的華爾街(Wall Street);這難道不是經濟霸權的美帝國衰敗的警訉和象徵嗎?美國衰退的效應影響全世界,美國人民的覺醒佔領華爾街;最新動態,還要直接佔領紐約證券交易所;如果真的變成行動,美國金融體系會在一日之間垮下來;天下大亂,沒有那個國家不受不良的影響。美國曾帶動世界經濟發展;今天已帶動世界金融海嘯,我們不希望她也是拖垮世界經濟的元兇。人民對操縱金融體系的金主、操控市場的無良資本家的反擊,帶動了社會人心的反醒,首先就是學生和社會青年,他們聯同佔領華爾街的人到校園紥營,現已揚言還要佔領十多個名校。著名的學府校園,如哈佛、柏克萊等已先被佔領了。這種發展,美國警察雖然奉命到處清場,但全國起來嚮的人更多;應不會短期可以水過無痕;美國的元氣今非昔比了!歐巴馬的連任前途黯淡!也從美國傳染了一些不滿經濟生活的國家和地區。溫和的加拿大人民也起來,窮人佔領市中心,今又移師公園作長期對抗的佈置,比香港驅散難多了。美國社會失調、財政枯竭;其自顧不暇,臺灣還依靠她,不是椽木求魚、刻舟求劍嗎?

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對軍火市場的壟斷,對臺灣尤其如此;而且過時的還不算,且又貴而交貨又慢。美國還要耍大牌,裏子、面子全要。美、臺聯防何嘗有條款要壟斷軍火供應!臺灣對美何有平等、互惠外交、貿易可言!美國欺善怕惡;際此時會,臺灣應審時度勢,真須有莊敬自強的必要;我們不必高調說要擺脫美國,但要不全靠依賴、聽命美國總可以吧!這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請看看國際外交歷史,依賴美國的下場,真是舉不勝舉。《為德不卒》,在美國的外交是司空見慣》。臺灣此時此刻,真應從新檢視。

三、  美國對日、對臺的戰略地位的調整

美國從沒有退出亞洲,故沒有重返的問題。但美國過去重視歐洲來說,對亞洲是相對不及,是無可諱言的。但退出與不重視劃不上等號。由於中國的崛起,特別是經濟突飛猛進,又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對世界事務舉足輕重,美國能不重視嗎?過去美國與日本為太平洋死敵;日本投降,韓戰繼起,美國又扶植她來對抗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防衛臺灣作牽制。這個勢態維持到中、美建交。近年中國經濟市場開放以後的長足發展,尤以金融海嘯以後,美國再不能對中國視而不見;也必須調整美、中關係。歐巴馬上任,得明顯從前任小布希政府的以中國為戰略對手,拉回克林頓時代的戰略伙伴。這個轉變,自然對日、對臺政策跟著改變;更坦白一點說,日本、臺灣的地位相對調降了。不管為了發展,甚至為了生存,臺灣能不審時度勢,去應付這個日益不利的趨勢。更需要一個有領導才能的領航人,以大勇氣、大智慧走出這個困局,突圍而出。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