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新作:《如何寫出好文章》(專著)、《情歸》(小說)、《中華民國能沖出百年宿命?》(專著)

中、西作家與作品表現的同異 11/3/2019 6:20:49 PM

《詩論與詩人》補遺(許之遠) 7/5/2019 4:51:15 AM

第九章:自學可成詩人 3/14/2019 11:49:10 PM

附錄2:陳新雄近體詩格律 3/14/2019 11:41:00 PM

附錄1:詩學的基本常識 3/14/2019 11:32:13 PM

第十章:詩的高妙與評詩 3/14/2019 11:27:42 PM

第八章:古今詩人的評析 3/14/2019 11:22:15 PM

04、為「茘枝角公園」楹聯修正

 

我國有許多名勝古蹟,其中高閣崇樓、園林水榭,各擅所勝;但有個共同之處,必以文字因緣,始保盛名,且歷久彌新。滕王閣、岳陽樓、赤壁、滁州醉翁亭、黃岡竹樓俱以文傳;黃鶴樓以詩傳;沈園以詞傳;五層樓以楹聯傳。若論普及﹐當以楹聯最多。香港的名勝古蹟,自以啟德機場的「宋王臺」為最古。一九五○年,我到香港的時候,只有十四歲,不知遊者在壁上寫的詩詞,稱做「題壁」;沒有抄下來。後來讀到于右任的詩文集,知道他亦到此一遊,並「題壁」其上,到我重臨斯地,懂得「題壁」,臺已毀去;僅餘片石而已,不勝棖觸,曾詠兩詩誌慨。宋王臺的「題壁」,我正在搜集,若有機緣,當為香港古蹟存證。

 

香港有許多公園,每有楹聯。楹聯重點在景,因景生情。景必須寫實,情可以思入風雲;全看作者本領。好的楹聯,對佳景有畫龍點睛之妙;壞的則成佛頭著糞之玷;好壞差落如此,豈可不慎。香港人文萃薈,功力不及者,不但令方家見笑,尤恐外來之客,譏港中無人,則司公園之主事者,難辭其咎。

       

九龍「茘枝角公園」,大門及園內三亭共四楹聯,無一不可議。該園大門,面對「美孚」林立之高樓,其門聯為:「門外清遊,三五明月;」「園中樂事,廿四春風。」「門外清遊」,已顯勉強,都是擾攘而過的路人;「三五明月」不知曾出何經何典?「三五良朋」、「三五成群」甚至「三五行人」都可以,獨「明月」不能,因為明月只有一個,何來三五?要怪后羿早已射落九個!如果必留下「明月」,只能用「三秋明月」(見「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很多人以為「三秋」是三年,其實一個秋季分初秋(七月)中秋(八月)和三秋(九月)的。下聯的「廿四春風」,也是非常勉強的。「二十四橋明月夜」寫景也寫實的;這裡「廿四春風」,除了廿四小時春風,想不到還有其他解釋。但香港地處南陲,酷熱的熱浪和寒流襲港時又如何?還算得「春風」?因此駐足大門,讀這門聯,就覺不適切;而且平仄不合,對「聲韻學」稍有研究的人,一讀便知作者不諳對聯之道。試改為:「門外崇樓,直探明月;」「園中閣影,斜蔭錦鱗。」

       

入了大門,「樂宜亭」一徑可通。楹聯為:「山川朋友文章三樂」;「煙霞風月晴雨六宜」。這副對聯,非高手難工整。由於上聯「三樂」只有三種,因此下聯亦必須三種;但「六宜」就是六種,唯一可行,就要表面的三種詞彙,實質可以分割成六種。作者才情,顯有不逮。上聯的「山川」是兩種不同稱謂,山是山,川是川。顯然和「朋友」、「文章」指一種屬性的不同;同樣,下聯的「晴雨」指「晴」與「雨」兩種氣象,不同「煙霞」、「風月」雖然兩種,可以有所指合而為一的。原聯平仄亦不通不工。試改為:「青山朋友文章三樂」;「煙雨園林風月六宜」。「煙霞」為甚麼改「煙雨」?因上聯第二字平聲,必以仄聲為對始可。

 

繞過迴廊,轉入「一心亭」,有聯:「一片清光浮水國」;「半邊明月到湖心」。平仄尚合,但作者畢竟屬庸手,否則為甚麼不用「水面」對「湖心」?「落花水面皆文章」不是意境自出嗎?該亭下臨一個人工小池塘,何得稱為「水國」?下聯「半邊明月到湖心」是不周延的,然則只有「半邊明月」才「到湖心」嗎?滿月和一彎的都照不到?「夜半鐘聲到客船」,是鐘聲由遠至近的傳來,月亮的光輝是沒有遠近的,那個詩人說過傳來月色?試改為:「一片清光浮水面」;「無邊月色落湖心」這樣一改,高下立分,高明以為如何?

 

與「一心亭」遙對的高處,有「萃珍亭」。有聯:「含珍景奇觀,都歸一覽」;「萃人文秀氣,獨有千秋」。作者有意境而駕馭文字功力不足,嵌入「萃珍」兩字尤顯得不知所措。「萃」既可以當動詞用,「珍」他就不懂了,用「鶴頂格」改為:「萃人文秀氣,千秋獨有」;「珍雅景奇觀,一覽都歸」。不是氣象、意境全出嗎?

 

以上對聯之字體,同出一人手筆,是不是書者與作者同為一人?對聯不及格;字可以打六十五分(以書家標準),技法尚可,但以小筆寫大字,略嫌飄浮。大門之內橫額「德門集慶」,「慶」字似「廢」,屬大病。

 

讀報:香港「黃大仙祠」近日「封祠」;可謂盛事!該祠為香港名祠,其楹聯神妙,法書亦屬「能品」以上,我每年歸港,例必到祠,不為求甚麼,乃欣賞每副名聯名筆。

 

 

 


2013年 許之遠 版權所有